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十一章 出兵华北(二)(3/4)

竟是小诸葛,这番战略预判,所有人都不住的点头。

“嗯,健生说的很有道理。现在必须要改变日本人作战路线,宁可让他们沿平汉线南下,也绝不能让日本人走忽必烈的老路。”蒋中正说着一顿,加重语气道:“山西、绥远、陕西这三省必须要守住。”

何应钦仔细查看了一番地图,道:“现在的问题是派哪支部队去守南口,这里也是宋明轩的地盘,整个察省只有刘汝明的预二师。”说着,何应钦不由叹了一声:“要是汤恩伯的十三军还在就好了。”

汤恩伯的十三军原本为了防范陕北的红军东窜,就驻扎在绥远的平地泉地区。杭州失守后,为了防止霓虹军沿浙赣铁路进攻江西,蒋中正被迫把十三军调到浙西赣东一带。

自从淞沪南京战役以来,中央军损兵折将,大部分都在休整阶段,可调之兵的确不多了。听到何应钦这番话,蒋中正也不由皱了皱眉头。

“我看可以将胡宗南的第十七军团调往南口。”陈诚想了想提议道。

“不行,陕西的部队不能动。”蒋中正断然否决了陈诚的提议,陕西的中央军一方面要防备山西失守后,霓虹军东渡黄河进军关中;更重要的是陕北还有蒋中正的心腹大患,近四五万的红军。一旦中央军东调,那陕西岂不是要落到gcd的手里。这在蒋中正看来,和被日本人占领没什么两样。

陈诚当然明白蒋中正的意思,不过他看了看一直没怎么说话的陈立夫,心中不由一动,说道:“现在和日本人的仗越打越大,眼下日本人都在华北开打了,和gcd的谈判怎么样了?他们不是一直在唱高调要抗日嘛,这些年来也没少指责政府不抗日。他们还有四五万军队,现在我们就给他们机会,把他们开到抗日前线去,让全国的民众好好看看,谁是真抗日,谁是假抗日。”

在众多嫡系将领的眼中,gcd在本质上和那些地方军阀没什么区别,而且gcd还要举着推翻政府的大旗,打了十年,两党之间的恩怨是越来越深。

“他们的要价太高,如果现在答应他们的话,将来后患无穷。”陈立夫皱着眉头道。

陈立夫是负责国共两党建立抗日统一战线谈判的,除了蒋中正,其他人都不太清楚谈判的进展。

“立夫,你说说,我们大家一起探讨一下。”蒋中正说道。

陈立夫点了点头,道:“其实,gcd方面当初的开价简直就是狮子大开口,后来我们和苏俄签订条约后,在苏俄的干预下,他们总算有了些让步,但是这种让步仅限于皮毛,根本没有涉及到核心问题。”说着,陈立夫便把谈判的最新情况和双方的主要分歧大致介绍了一遍。

国共谈判已经达成一致的是,双方同意停止内战,gcd方面停止推翻政府的一切活动,停止土地政策,军队数量陕北的红军编为一军三师,南方的游击队编为一个乙种军;国民党方面则停止围剿gcd,宣布gcd为合法政党,gcd人参加政府。但是,目前双方僵持在政府和军队,国民党方面要求取消陕甘宁边区,军队由军委会直接指挥,中央派政训团进驻,主要将领由中央任命,这几条gcd方面全部拒绝,他们的要求完全针锋相对,要求将陕甘宁设为特区,军队由中共自己指挥,有独立的指挥系统,拒绝国民党派驻任何人。

“不行,这绝对不行。一个国家只能有一个政府,那就是国民政府。委员长是领导全国抗日的统帅。gcd怎么能另立政府呢?还有军队必须统一指挥,独立指挥?还谈什么联合抗日,军委会不能指挥他们的军队,这有和没有不是一样嘛。我看他们就是想借抗日之名,行扩张之实。”何应钦顿时不满地说道。

“可惜啊,如果再有两年的时间我们就能彻底剿灭他们。”陈诚忍不住在一旁叹道。双十二事变中,他也被张汉卿扣押,对此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