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十三章 出兵华北(四)(2/3)

正最后说道:“有什么事,你们可以直接跟我联系。”这句话倒是让沈修文和孙元良原本紧张的心情稍稍有些放心。

两人一路从军事委员会走出来,一直到坐上车,孙元良才无力地靠在后座上长叹道:“光复,这仗不好打呀。”

沈修文也是一脸凝重地点了点头。他之前就很清楚平津是一定会失守的,但是以后的战局发展,他并不清楚。只是隐隐记得后世一直在宣传的一个平型关大捷。如今已经快要将华北地图背出来的他知道平型关是内长城的一个关口,在山西境内,但是这个平型关大捷到底发生在什么时候,却早已想不起来了。但是这个时候,他隐隐感觉,平型关大捷应该就发生在霓虹军沿平绥线向山西进攻之后,也就是说南口、包括西北军的老窝张家口迟早是要失守的。七十二军一旦调往南口,承担的压力不是一般的大。

而且现在华北的情况是,自九一八事变后,随着霓虹军的步步进逼,如今热河全境已经被并入伪满洲国,冀东、察北也分别被汉奸和伪蒙所控制。如果霓虹军要进攻平绥线,作为进出察、绥进出门户的南口,肯定是霓虹军进攻的重点,但是也不排除霓虹军迂回从长城的其他关口侧翼进攻平绥线。一旦其他方向被攻破,平绥线被切断,那就意味着七十二军的后路被切断。更重要的是目前的张家口守军是二十九军的一四三师刘汝明部。其他方面的援军基本也是几支晋绥军,这些部队能不能顶住?能不能象南京保卫战时期几支中央军之间的信任,沈修文的心里也是没底。

“先回去集结部队吧,两天的时间很紧。而且这次我们要途径山西、绥远、察哈尔阎老西、傅宜生和刘汝明的地盘,这路上还不一定好走,我先派叔龙先行出发。到时,你跟我一起走,咱们在车上好好商量商量。”接着孙元良又说道。

七十二军两个师,虽说八十八师是德械样板师,但是八十八师只有两旅四团,这次休整补充的有都是新兵,而且还未满员,全师上下还不到一万人。荣一师两旅六团,一万八千人马齐装满员,更重要的是沈修文是出了名的善守,这次出征南口,孙元良知道只能依靠荣一师来挑这个大梁。

“是,军座。”沈修文点了点头,他明白孙元良的心思,同时也知道他并不是故意要保存实力,让自己打头阵,毕竟荣一师的实力摆在那里。正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回到师部以后,沈修文立刻召开团长以上军事会议,宣布了部队紧急集结,两天后开赴南口的命令。听到部队不是开赴之前一直推演的平津南部的平汉线和津浦路地区,而是北上平绥线,大出众人的意料。但是命令毕竟命令,没人提出质疑和疑问。

“参谋长,请你立刻制订南口到居庸关的防御计划。”紧接着沈修文对乔榛命令道。沈修文之前之所以能打胜仗,一来是因为他在的先知先觉,二来很大程度上是乔榛的辅佐。单纯论排兵布阵,沈修文肯定比不上德国陆军大学参谋专业毕业的乔榛。南口一战,对于沈修文来说,一切都是空白。这场单纯的防御战该怎么打,还是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办。

会议结束后,沈修文把沈醉单独留了下来。

“这次,我们七十二军紧急调往平绥线,不相信能够瞒过日本人。你说呢?”

面对沈修文的问题,沈醉只能以苦笑作为回答。从淞沪会战到南京保卫战,泄密情况时有发生,就连委员长出行这等最高机密也会被日本间谍提前侦知,要不是委员长临时改变计划,恐怕这华国的历史从淞沪会战期间就要改写了。其他诸如部队调动,行军路线等,更是数不胜数。在情报方面的失败,战场没少吃苦头。尽管新成立的军统局特务一处和特务二处都很卖力,但是沈醉也听说徐恩曾和戴笠为此没少挨委员长的训斥。

看着沈醉苦笑,沈修文点了点头,继续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