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2章 墙子岭告急(3/4)
攻击,则是此战成败的另一个关键,但使鳌拜能够出其不意,毁墙入关,明国上下必然震动,即便是“狡诈”如隆武,也肯定得御驾返回,保卫京师去了,到时,多尔衮于后方追击掩杀,虽不敢保证大胜,但却也足以打掉明国的嚣张气焰,令蒙古各部明白,在蒙古草原在一亩三分地里,大清依然是绝对的优势者,那些投靠明国的叛徒,必将为大清所剿灭。>
这样一来,多尔衮此次出征的目的就达到了。>
“鳌拜,我大清此战能否取胜,就看你了。”>
站在地图前,多尔衮喃喃自语。>
……>
密云长城。>
墙子岭段。>
历史上,崇祯十五年,建虏大军兵分两路,主力从永平府一代的界岭口入塞,偏师就从是密云长城墙子岭一段破关的,最后两军汇于蓟州,继而再向明国京师,然后顺着运河南下,一路抢掠,将大明搅了一个天翻地覆。>
这一世,作为偏师的阿巴泰同样是从墙子岭段毁墙入塞的,但不同的,这一次他却中了大明的埋伏,最后,连阿巴泰在内的偏师主力全部被歼,其本人和三个儿子也被大明生擒。>
此战之后,大明重新修缮了墙子岭段的长城,并加驻了兵马,而阿巴泰失败之后,建虏和蒙古亲贵都将墙子岭视为不详之地,其后这三年里,从未有建虏或者是蒙古兵马,到达过墙子岭长城之下。>
但谁也没有想到,短暂的沉寂之后,这里又将迎来一场大战。>
鳌拜,瓜尔佳氏,满洲镶黄旗人,苏完部落首领索尔果之孙,后金开国元勋费英东之侄,八门提督卫齐第三子,鳌拜精通骑射,作战勇猛,有“满洲第一勇士”的称号,为黄太吉的心腹,历史上,鳌拜不但在黄太吉死后,豪格和多尔衮争储的过程中,有坚定的表现,在顺治死前,更是被顺治委以重任,任命为托孤四大臣之一,后面的事情,大家就很清楚了,鳌拜风头无限,压过了年轻的康熙,最终被康熙拔除,落了一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历史上,鳌拜以悍勇著称,但其实除了悍勇之外,鳌拜也是有相当谋略的,不然他也不能压制其他三位辅政大臣,独揽朝纲。>
因此,在多尔衮的命令,领着镶黄旗的五百精锐连同多尔衮秘密抽调而来的周边蒙古各部,加加总总在一起,一共只有八九千人马,但却要担负攻击明国长城的重任之后,鳌拜并没有冒然进攻,而是集合兵马,在密云长城一百里之外的草原里蛰伏了三天,期间,他带了十几个侦骑,秘密潜到密云长城一代,仔细观察,确定周边的防务和驻军之后,然后才下定决心,将攻击的目标从原先计划的独石口,改到了墙子岭。>
和独石口相比,墙子岭的防守稍显薄弱,虽然从墙子岭破关后,道路通行不如独石口,但建虏两次从这里入塞,对这边的地理环境较为熟悉,两厢权衡,鳌拜最终还是选定了墙子岭。>
因为兵马不够多,要想成功破关,必须保证行动的突然性,在破关之后,还需要大张旗鼓的突进,以震动明国,为多尔衮和隆武的对战争取胜机,稍一不慎,就有可能失败甚至是落入明国大军的团团包围之中,因此,鳌拜的每一步都进行的小心谨慎,在选定墙子岭为攻击目标之后,他又蛰伏了一天,伏击了一队明军夜不收,确定行动的隐蔽和获取相当的情报之后,这才秘密行军,一天一夜的时间,赶在第三日的半夜凌晨,出现在了墙子岭长城之下。>
说是墙子岭,但其实整个整个墙子岭长城段一共有三十多里长,正常的驻军在两千人,由一个守备负责防守,另有一个京营千总队,就驻扎在墙子岭后方十里之处,以为周边的支援,此外还有少量的边骑兵和夜不收,负责周围的联络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无限求仙
医道风流
修罗武神(逆道战神)
雪狼强袭
北宫青
烈焰红唇
亡灵记忆
都市神龙
风行兽涌
隐婚蜜爱:冷傲军少,要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