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242章 孙史二臣(2/4)

晋商,佛郎机人,共同出资兴建,引进眼下最先进的冶炼技术,真正是为中外合资,官民合股,其中户部占股一成,不参加实际的经营,但有一定的话语权,并且可以分红。

最初,佛郎机人是不愿意参与的,但被大明户部强力说服。有佛郎机人的参与,又有汤若望的指导,铁厂冶炼技术得到相当的保证。

除了遵化大铁厂,在山西夏县,广东佛山,福建漳州等地的大铁厂,也都在兴建和准备中,所有高炉都使用新技术,实行官民合股,又或者是完全私营,朝廷实行三年免税、并有一系列的政策保障,以令商人们安心。

炙热的炉火耀人眼目,朱慈烺远远看着,脸上满是欣慰的笑……

……

三月。

史可法和孙传庭先后抵达京师。

史可法挂兵部侍郎的衔,进入军机处。

孙传庭为兵部尚书,那就是军机处自然的首席军辅,陈奇瑜一直挂兵部侍郎的衔,为次席,主持军机处的日常事务,而在兵书尚书之外,孙传庭还被任命为武英殿大学士,进入内阁。

因为李邦华的致仕和孙传庭的新入,内阁排名也发生了变化,范景文进为次辅,孙传庭为三辅,倪元璐袁继咸次之。

隆武帝先后在文华殿接见两位重臣,商谈眼下局势,就国政大策予以咨询。

和孙传庭交谈,重在平虏军略,和史可法谈,重在民情商情。

这六年来,虽然孙传庭远在陕西,为三边总督,但他和隆武帝的奏疏往来,却是极其频繁,不论是辽东蒙古军政,还是地方丈量田亩、清理军屯、摊丁入亩之策,隆武帝都在事前征询过孙传庭的意见。

“复辽不在一日。”

“当年大唐历经三代君王,前后动用兵马百万,花费数十年,方才平定高句丽,朕又有什么好着急的呢?一年不行两年,两年不行五年,十年不行,二十年亦可。”

“收复辽东,平定建虏之事,朕就交给爱卿和军机处了。要人给人,要粮给粮。天下精兵,卿都可调遣,包括京营。”

“但是准备好了,可以出征了,请卿告知朕,朕为卿壮行!”

孙传庭跪倒在地:“臣,谨受命!”

---和先帝的急切焦躁不同,今上不但完全信任,完全授权,而且没有时间限制,身为臣子,如何能不感动?

……

进入内阁,可知钱粮;身为兵部,可知兵马;入为军辅,可知军略和敌情,孙传庭三位合一,朱慈烺相信他一定不会让自己失望。

……

和史可法见面时,隆武帝朱慈烺主要了解的是江南尤其是南直隶的民情、士情和商情。

南直隶是大明财税重地,一年贡献全下大约三成的税赋,清理军田,摊丁入亩之后,整个税额没有增加,但交税的人,却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无田的百姓不再交纳丁税,负担大减,有田的士绅需要交纳的赋税,增加了不少,所以士绅们心中的怨言是难免的。

朱慈烺不害怕士绅作乱,只是想了解他们动向和想法,以为后续的“士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铺路,另外,他也想知道,在南方士绅和商贾之中,是否真的已经有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前世里读史,说明末之时,苏州手工业发达,织布昌盛,已经有了近现代资本主力和工厂的萌芽,就锦衣卫的回报来说,苏州杭州松江府(上海)一代,织布厂众多,尤其是开放海禁,准许中外贸易以后,棉布丝绸瓷器一类的生意,比以前暴涨了数倍,连福建武夷山的茶叶贸易,也比以前翻了一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我有一个诡王朝 神泉手链 争霸:开局召唤赵子龙 女,真仙 小农女奋斗日常 聂少的掌上娇妻 影帝今天做人了吗 最强位面路人 表兄不可 神品道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