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49.过年(1/4)

从前自己的房间,母亲早已收拾好,在厚实绵软的被褥中,林岚美美睡了一个长觉,第二日醒来,腊月二十三了。(看到.u.) 在现在城市里,过年虽然也是个最重要的节日,一些传统习俗却几乎已经丧失殆尽了,但在东山村这一带,老一辈传下来的风俗习惯流传至今,年味还是很浓。 腊月二十三,就是年了,这日一大早起来,父母就忙着准备祭灶了。祭灶的风俗,由来已久,灶君早期是炎帝,宗,后来道教兴起,又将灶神成是是位女性老母,所以既有灶君爷爷,又有灶君奶奶,东山村这一带,干脆就是灶君夫妻,两个都不落。 林岚时就见过父母祭灶君,现在,更是趣味盎然地在一边打下手』见锅灶上方的墙上,贴了灶君夫妻的神像,俱是肥头大耳,一脸膏,旁边画了两匹马作为坐骑,两边配联,左边是“上天言好事”,右边是“下界苯安。” 林岚帮母亲把贡品拜在神像面前,有花馍,枣面,最大的一碗却是糖瓜,也就是麻糖,这个糖林岚时候吃过,又甜又粘,取义灶君夫妻顾了吃,顾不了话,升天后嘴巴被糖粘住,免生口舌是非≈摆上几个鸡蛋,是给狐狸,黄鼠狼的这两位黄大仙的零嘴,据它们都是灶君的部下,嘴巴也很坏,大过年的,也要打下∠了香,送了酒,还要为灶君的坐骑撒马料,从灶台前一直撒到厨房门外。 这些仪式一一完成后,林岚就见父亲将灶君夫妻的神像拿下来烧掉,等到除夕的时候再设新的神像。 祭灶完毕,林珊才刚起**到厨房找吃的,见了他们的举动,笑得前仰后合:“哎呦,我的亲娘亲爹,都什么年代了,你们还搞这些?” 母亲白她一眼,父亲哼了一声。 林岚笑眯眯道:“没事,我觉得挺好的≈珊,你这里孩子会不会念祭灶歌啊?” “腊月二十三,灶君爷爷您上天,嘴里吃了糖饧板,玉皇面前免开言,回到咱家过大年,有米有面有衣穿。”林珊嘻嘻一笑,随口念了出来,又:“我的记性可不错了,这个歌时候过年的时候,我跟我姐姐经愁的。” 完,突然意识到不对,偷偷看了眼父母的脸色,撒娇:“唉,肚子饿死了,妈,早饭吃什么啊。” 他们一大早起来就祭灶,都没有吃饭,林珊一问,全家就都去吃早饭。 见父母似乎并没有像从前那样,提起自己就伤心的样子,看来已经渐渐从失去大女儿的悲痛中恢复了过来,林岚觉得很欣慰。 吃完了早饭,一家人就围在灶台前,开始做炒玉米了←们这里在年日的这天,家家户户都有这种习惯,流行“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一锅倒”的法。将晒干的玉米粒放在大铁锅里炒熟至蓬松,然后用熬化的麦芽糖粘结起来,等凉了就冻成大块,再切成片,吃起来酥脆香甜。 从前物质条件不好,只有玉米粒和麦芽糖,现在,加的佐料就多了,什么花生,芝麻,红绿果,核桃仁,看起来就很好吃的样子。 还没等到变硬呢,林珊就先用手指头捻起一块放进嘴巴里了,边吃还边头,母亲忍不住笑骂她“馋嘴泼皮猴”,惹得她不满地大叫起来,林岚也笑了起来。 下午,知道林岚和林珊回来的香玉婶,手里端了一碗自家炒出来的玉米片,过来让林岚尝尝自己的手艺。大家正聊得开心呢,门口又响起了个脆生生的声音:“高老师,林老师来了吗?” 林岚她们急忙出去,一看,居然是林岚曾经教过的三年级学生赵静安! 林岚很高兴,急忙恰她的手,带到堂屋里,又给她抓了吃食,才在她旁边坐下来。 姑娘指着自己拎来的篮子,里面是慢慢一篮子的土鸡蛋,花生,红枣,还有一碗炒玉米,明亮的眼睛一闪一闪地道:“林老师,知道你过来了住在高老师家里,我妈特意叫我送这些吃食过来给你,我妈都是不值钱的东西,消林老师不要嫌弃。” 林岚的心一下子热乎乎地,她笑着:“你还记得林老师,我高兴都来不及呢,怎么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