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风雨凄凄,天险屏障(八)(1/2)
秦怀日接过军刀,制式什么的也就一般般了。不过既然是军刀,自己也就收下了。再怎么说这把刀也比其它的战利品要强,打死一个大佐确实不容易,这次首战虽然说惨烈了一点,但取得的战果还是很大的。
打扫完战场后,部队又钻回山林里。回去的路上许志飞哼着小曲,这货别看是生在江南,但一脸苦逼像。见到钱那是两眼冒金光,今天晚上估计收获不少。一直到深夜,第4团才回到驻地,这驻地四周都是茂密的山林,中间的树木被劈砍掉,帐篷围着空地,而空地也就变成操场。
在深山老林,荒芜人烟的滇西山林里,预备2师选择这里作为自己的根据地,就是日本人洒下一个旅团来搜山,也不一定就能找到这里。秦怀日回到自己的帐篷里,点了一支蜡烛放在桌子上。
揉揉自己的太阳穴,秦怀日还在为自己的战斗报告发愁。虽然总体框架已经确定下来,可细细的写出来就有些难了。拿着钢笔琢磨了良久,最后还是将自己所想的写出来。
(1)什么是丛林战?如何进行丛林战?
从人类发展到目前为止,以工业革命为基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因以往的小规模,冷兵器古代战争逐渐被大兵团,跨区域的现代战争所取代。所谓的丛林战,也就是人类在战争实践中长期发展的产物,其特点是突然性,诡异性,多变性。
丛林战的地点是丛林,高大的树木丛林区域地形复杂,例如敌我两军在丛林相遇,因地形环境的因素,势必不能发挥出军队原有的战斗素质,其突然性就体现在这里。
两军在丛林的突然相遇以及交火就是丛林战最基本本质,然而却因为丛林的特殊地理。往往能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所在,例如有ab两军,在茂密的灌木丛接触并交火。在武器装备完全对等的情况下,如a军抓住灌木树叶阻挡b军视线的缺点,a军指挥官则利用这一优势,合理分配火力,组成最严密的火力网,互相掩护推进。使b军在不知不觉中被a军包围,这就是丛林战其诡异性的特点。
丛林战的多变性存在于丛林战的诡异性里,《孙子兵法》有曰:“兵者,诡道也。”其用兵不在多而在于要点。在丛林战中也有体现,还是以ab两军为例。b军已经被a军包围,此时突然下雨,b军指挥官则选择在雨夜里突围,雨水会引来依附于丛林生活的毒蛇瘴虫。导致a军的包围圈不仅要承受b军的火力打击,还要提防可变因素。
从而致使b军突围成功,丛林战其多变性就体现在这里。天气,时间,地形环境的变化都会导致胜利的可变性无限制放大。
丛林战的本质要求进行丛林战的部队要有良好的作战素质,自救能力,辨别能力和敏锐的观察力。高强度的自动火器以及短小的军刀,匕首也是帮助部队赢得丛林战的重要因素。而传统的步枪,手动武器以及在阵地战作用比较大的火炮在丛林战中显现不出优势。
突然性要求指挥官要有较强的随机应变能力,能够在交战的一瞬间做好充分的战斗和撤退方案,怎么打,如何打,打不打?这些问题都可以反应出指挥官随机应变能力的强弱。
诡异性要求指挥官有精细的作战计划,以及敏锐的判断能力。通过和敌军的交战,从敌军的行动上得出自己的结论。究竟是进攻,长期防御,暂时防御还是火力突击,对敌骚扰,要看敌军是否弹药充沛,是否属于溃败,是否正在追击我军等等。敏锐的判断力能决定一支军队的存与亡。
多样性则是要求全体队员的作战素质,一场战斗或一场战役的胜利。指挥官只是起到引导和修正的作用,而真正决定胜利和失败的,是占大多数的士兵。
写到这里,秦怀日放下钢笔。天已经微微发亮了,一抹鱼肚白悄然窜上东方的天际。秦怀日眨眨发困的眼睛,一天一夜没睡,加上之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韩娱之默
不朽王座
我爱陌生人
都督请留步
拜托,我只想求死,真没想祸害龙王娇妻啊
天指轮回
从东京开始的武圣
尊主夫人很软萌
羡煞旁人:总裁的别扭小娇妻
从杀鸡爆光环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