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089章】 最长的一仗(17)(2/3)

国的剩余物资,性能落后不必说,连配套保障都不全,至于维护人员更是奇缺。而坦克就更离谱,一个连不过10多辆坦克,竟然能有7、8种不同的制式与零配件,当真是要了后勤人员的命了。

一方面在紧锣密鼓地整顿兵马,另一方面又不忘记发电报给布琼尼,除了严词叱责他擅自撤离以外,其余一句不中听的话都没有,反而要求撤离下来的部队务必做好准备,会同鄂木斯克守军一起将这个城市坚定守住,至少要在冬季来临前守住——党中央已经在准备后续援兵了。

这消息让布琼尼和伏罗希洛夫激动地差点热泪盈眶,原本以为不死也要褪层皮,至少到契卡那里走一趟是免不了的,没想到党中央竟然如此宽宏大量,不但不追究责任反而要继续加派援兵,两人怎敢不感恩戴德?私底下交换的时候,都是一脸不可思议的神情。至于对库利克的处理,两人都不当回事,这次这么大的篓子,肯定要有人出来背黑锅,如果库利克不背,那就得他布琼尼与伏罗希洛夫来背,谢天谢地,党中央和托洛茨基同志还是火眼金睛,一眼就看出主要问题在什么地方。至于库利克同志的感受,大家都装作不知道了,反正因为炮兵的失误,几个步兵师的师长也是一肚子牢骚。

但这种好心情迅速被前线传来的电报给破坏了,骑一军原本有11个步兵师的番号,除掉扔在后面做炮灰的4个师外,其余7个师每天都与布琼尼保持联系。但除了本身驻扎在鄂木斯克,兵力比较完整的那个师外,其余部队的呼叫经常遇到很大的麻烦。各种各样的空袭、追击常常能打断这种联系,部队发过来的电报不是哀叹物资即将用完,就是哀叹那些部队又遭了中国人的毒手,以至于还有不断不坚定的士兵在下级军官的带领下,三三两两脱离了部队,鬼知道他们去投奔了中国人还是当了土匪。

布琼尼心想,真要是当了土匪才好,最少能够给中国人形成一点麻烦,西伯利亚大荒原上啥都有,就是没有粮食和补给,倘若要想活命,除了抢中国人的,还能干什么?至于投降了中国人,也不是一个特别坏的主意,最少能消耗中国人的后勤补给不是?当然,这种聊胜于无的念头是不能讲给伏罗希洛夫同志听的,也就是布琼尼这个马匪出身的人才有的觉悟。

但不断让布琼尼担心的凶讯终究也来了,根据前期撤离的哥萨克骑兵电报,中国人的重装甲支队,已经绕开铁路沿线,间接就向着鄂木斯克方向冲去,从推进速度来看,快于绝大多数步兵师的撤离速度,只比轻骑撤离的骑兵要稍微慢一点。这还是因为重装支队绕走了弧线的缘故,倘若走直线的话,很可能就已经越过了骑兵部队。同时,骑兵还演讲,中国人的装甲支队同样分成了不同的进攻群,每个群大约在30辆左右,魂杂着坦克、装甲车和带装甲的卡车,但无论是哪个群,都不是骑兵能够啃得动的。铁木辛哥同志曾经停下来让一个团的骑兵去埋伏,结果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缺乏重火力的骑兵只能是装甲部队肆意杀戮的对象。现在应该怎么办?特地前来请示。

攥着这份电报,布琼尼和伏罗希洛夫心都要跳出来了,只需看一眼地图就能明白,这支部队绝不会是为了进攻鄂木斯克而这样进军的,他们唯一的目标就是兜住这些撤离的步兵。能够思考一下,倘若长途跋涉多时、差不多以为自己就快要得救的红军步兵们在退入鄂木斯克城防前突然发觉黑黝黝的装甲怪物挡住去路,会不会全军崩溃?

时间!最拖不起的就是时间。一旦让中国人抢了先,不要说托洛茨基同志的援兵,就连退守鄂木斯克亦不可能。要知道鄂木斯克除了一个师维持城市治安外,根本抽调不出人员前来接应,而没有接应的部队,想凭当下这些筋疲力尽的步兵冲破中国人的钢铁防线,谈何容易。

从心底上说,布琼尼更愿意保住手中那1万多仅剩的骑兵,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我开启了神秘复苏 霸道总裁暖暖妻 来自秦朝的你 危险关系:误惹面具撒旦 是谁偷了我的脑子? 地球超强奶爸 分手当天,我继承了亿万家产 系统江湖 华嫁 长生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