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帝心(2/3)

是在皇上的里,大可不必着急,臣想,着急的是苏天成。”

“山东一共六府,登州、莱州和青州,已经被苏天成控制,剩下的济南府、兖州府和东昌府,地方不是很大,肯定会被苏天成高度重视,若是朝廷动了辽东、大同和陕西等地,接着动了山东的官吏,苏天成肯定会做出来诸多过激的举措,这对于朝局的稳定是不利的。”

“后金鞑子的使者正在京城谈判,进展很是顺利,臣已经感受到了,后金鞑子这次是真的臣服了,臣见过那个济尔哈朗,得知后金鞑子的意思,也是想着尽早达成协议,故而在此关键时刻,朝局绝不能够出现动荡。。。”

周延儒所做出来的解释,颇有些温水煮青蛙的味道,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积极的方面是想着统筹兼顾,维持朝廷稳定的基础之上,顺利解决苏天成的问题,消极的方面来看,就是回避问题,暂时不触及到山东的问题,能够糊弄多长时间,就是多长的时间,万一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最终付诸武力。

朱由检的脸色渐渐变得柔和了,他认同了周延儒的观点。

朱由检不笨,采用这种策略,对于朝廷和他来说,并非是最好的决策,朝廷本来占据正统的地位,完全可以放心大胆的对苏天成动,苏天成若是反抗,就属于谋逆造反了,得不到道义上的支持,但朱由检更加明白的是,经过了这些年的稳定,朝中文武大臣都想着能够过上平静的日子,特别是后金鞑子的使团来到了京城,而且还带来了那个皇太极的庄妃和儿子福临,作为人质,这在诸多的文武大臣看来,后金鞑子是真正想着臣服了。

这样的情况下,朝廷贸然动,开始讨伐苏天成,肯定得不到文武大臣的支持,得不到支持就铁定讨伐会失败,捅破了这层窗户纸之后,不能够拿下苏天成,问题就复杂了,最终的矛盾和问题,都会到他的这里来的。

所以周延儒所采取的策略,从积极的方面来说,是为朝廷考虑的,从消极的方面来说,也是为了能够逐步的化解矛盾,分清楚事情的轻重缓急。

想到了这一点之后,朱由检再次认真看了名单,其实这里面四品以上官员的调整,他都是清楚的,不过这里面少了一个人。

“周爱卿,朕怎么没有看见陈于泰的名字啊。”

陈于泰和苏天成是同科进士,陈于泰是状元,苏天成是榜眼,不过这个陈于泰,与周延儒的关系不一般了,据说是姻亲关系,朱由检在这里专门提出来了陈于泰,实际上是想着给周延儒面子,让周延儒更加的忠心自己。

周延儒装出了惶恐的样子。

“皇上,有关陈于泰的事情,臣不敢提及,崇祯四年的时候,朝廷里面已经有不少的议论了,认为臣抬举了陈于泰,臣感谢皇上的怜爱,此次担负重任,绝不敢提到陈于泰的事情。”

“周爱卿不必如此,有关陈于泰的事情,朕都是清楚的,陈于泰是朕钦点的状元,文采出众,与周爱卿是没有什么关系的,陈于泰是朕钦点的状元,十余年时间过去了,继续在陕西担任知府,还是有些屈才的,朕看还是要考虑的,朕提议陈于泰出任陕西布政使,周爱卿看可好啊。”

“臣还是觉得不好,臣刚刚得到皇上的信任,必定要尽心尽力,不敢考虑到个人利益,这陈于泰虽是皇上亲自钦点,可与臣有些关系,臣害怕玷污了皇上的清誉啊。”

朱由检的脸上出现了笑容,他知道周延儒不笨,明白了这里面的意思,不过既然是说出来的话,就没有收回去的理由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