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不谋而合(2/3)



皇上首肯了作战部署之后,陈新甲迅速制定出来具体的作战计划,同时将这个计划,以绝密情报的方式,通报给了已经秘密进入关内的多尔衮。

多尔衮本来是有些不服气的,认为这次的战斗,应该由他来指挥,大明的那个内阁次辅陈新甲,曾经是手下败将,有什么资格来做大帅,不过皇太极早就打过招呼了,多尔衮只能够是服从大局。

收到了具体作战部署计划之后,多尔衮是带着轻蔑的态度的,但渐渐的,多尔衮脸上的神情开始变得专注了,他手持作战计划,对着地图开始仔细看起来,到了最后,他不得不服气,看样子大明朝廷真的是有人才的,能够做出来如此精准的分析和判断,而且选定的决战地点,也是最为合适的。

至于说军队如何的部署,哪支军队承担先锋的任务,虽然作战部署计划上面没有说,但从文字间透露出来的意思,看样子承担主要进攻任务的,还是明军,并非那些,满人权贵理解的,满八旗会在前面厮杀,明军在后面渔翁得利。

多尔衮有着不一般的军事才能,既然领军作战,就要想到如何的取得战斗的胜利,而不要在还没有开始厮杀的时候,就想到如何的保存实力,那样最终的结局,不仅不能够保存实力,还会导致战役的失败。

所以,多尔衮开始正视这次的战斗了,明军的战斗力他是清楚的,虽说大同边军可能比卫所军队强一些,但和满八旗比较起来,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先头部队都应该是满八旗。再说了,要是让明军作为先头部队,一旦明军出现了溃败,满八旗就是想着扭转战局,也是困难重重,兵败如山倒,这样的道理,长期征伐的军官都明白。

经过慎重的考虑,多尔衮建议,由正白旗的近三万将士作为先锋部队,首先与江宁营展开厮杀,明军和镶白旗的将士,按照作战部署,逐一与江宁营展开厮杀,不能够短时间取胜的情况之下,就采用车轮战的方式,逐步削弱江宁营的实力。

多尔衮还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最终决战的地点,可能是在天津,而不是沧州。但沧州的战斗至关重要,基本可以决定天津决战的最终战局。

收到了多尔衮的来信之后,陈新甲很是高兴,他清楚,多尔衮认可了在沧州作战的部署,而且从大局出发,主动承担了先锋的任务,这就令这一次的战役,有了一个非常好的开局。

陈新甲及时将这个消息禀报了皇上,同时从京城出发,赶赴沧州。

至于说多尔衮率领的大军,经过了山海关之后,沿着昌黎、滦州方向,快速朝着天津和沧州方向前进,按照时间上的要求,十一月下旬,满八旗和明军要在沧州会和,随即按照作战部署展开布置。

无独有偶,苏天成所建议的作战部署,也是选择了沧州。

在得知后金鞑子很有可能与明军联合作战的情报之后,苏天成认真思索了,他认为孙传庭率领的三万江宁营将士,还是按照原来的计划,乘船直接抵达大沽口,从大沽口方向进攻天津,不需要因为明军和后金鞑子的联合,就急忙赶到沧州,七万江宁营将士,足够应对后金鞑子和明军的联军了,再说了,孙传庭带领大军从天津展开进攻,对于沧州的联军也是巨大的威胁,促使联军改变诸多的部署,考虑到天津的防御。

苏天成同时认为,既然后金鞑子与明军组成了联军,那么诸多关键的战斗,江宁营主要的对手,就是后金鞑子了,从战斗力方面来说,后金鞑子明显强于联军,所以江宁营所有的将士,必须要做好残酷厮杀的准备,不能够有丝毫的懈怠了。

苏天成更是提出来了,沧州只是战斗的一个地点,最终的决战很有可能延续到天津去的,若是明军不能够与后金鞑子联合,江宁营单独应对明军,恐怕在沧州就能够彻底解决问题,令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