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章 端倪初现(2/3)

管说张溥的门下,有着诸多的学生,可鱼龙混杂,真正的遇见事情了,这些人闹哄起来,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苏兄,既然是私下里的交谈,我也该实话实说,恩师确实对这件事情,颇有些微词,不过孰是孰非,我觉得,还是由皇上定夺的,我想到的是,苏兄在南直隶做官,还是不要和诸多的士绅富户,过于的对立了,否则r后举步维艰啊。”

苏天成的神s缓和了一些,吴伟业确实是为他考虑的。

“吴兄,你还是不了解我啊,这也难怪,我们没有在一起共事,周顺清的事情,你应该是知道的,当时,周延儒大人是内阁首辅,周顺清在江宁县作恶多年,大家都是睁只眼闭只眼,无非是想到了自身的前途,至于说老百姓的利益,暂时放到了一边,可我是怎么处理的,我不会管那些事情的,我到江宁县上任之时,就说过一句话,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甘薯,要是做事情考虑太多,还不如不做。”

“苏兄的意思,我是明白的,只是恩师门下的学子很多,我是想着提醒你啊。”

“谢谢你了,你的意思我清楚,我从来不相信权威,更不喜欢空谈,江宁县的官吏,都必须要做事情,不能够做事情的,你就是有着点石成金的口才,也不要想着在这里出头。”

吴伟业叹了一口气,他何尝不知,苏天成面对钱谦益、黄道周的时候,表现出来的态度,已经说明了一切,复社主张的观点,与东林党完全一致,这方面,恰恰是苏天成所反对的,一段时间的磨砺之后,他也发现了,清谈确实误事,遇见了任何的实际问题,首先要站在道义的高度去争论一番,甚至不管实际情况如何,这是很无知的,就说这剿灭流寇的事情,恩师张溥的观点,就说惩罚首恶,余者不追究,甚至首恶愿意投降,也可以考虑感化。

朝廷在这方面吃的亏,已经太多了。

吴伟业不好表态,他不能够背叛张溥,否则这个罪名,他是无法承担的,但在江宁县这件具体的事情上面,他有着自己的看法。

“苏兄,你的观念,我基本上是明白的,按照你这样的做法,朝廷是能够得到极大好处的,只是你这样做了,难道没有考虑到个人的前途和得知吗。”

“说不考虑是假的,若是我没有在朝廷为官了,就是有着天大的抱负,也不过是一场hn梦罢了,可事到临头,我不能够退却,涉及到根本和原则xng的事情,我不会改变一丝一毫的观点,能够坚持这样的原则和底线,依靠的是什么,就是能够踏踏实实的做出来成绩,这就是最好的反击,让那姓谈的清流看看,究竟是做事情重要,还是夸夸其谈重要。”

吴伟业离开之后,苏天成陷入了沉思。

今天的交谈,是很关键的,至少他清楚了,朝廷里面,已经因为江宁县这件看似很小的事情,引发了很大的争论,而且牵动了东林党和复社。

张溥的势力,是不容小觑的,天启年间,张溥在苏州创立了应社,专门对付魏忠贤,天下的士子纷纷响应,进入应社的人,不计其数,崇祯二年,张溥在吴江知县熊开元的支持下,在吴江成立了复社,将明朝各地的学社合并到了一起,崇祯四年,张溥考中了举人,在南京主持召开了复社的第二次大会,之后到厩参加会试和殿试,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

内阁首辅周延儒第一次见到张溥的时候,就非常重视和赏识,而张溥因为得到了周延儒的重视,任意临事,辄相可否,以至于对编修吴伟业都是以门生对待。
&ns;&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