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百六十六章 阐明态度(2/3)

心两件事情,江宁营的立足问题和hn耕生产的问题,两件事情都是大事,不能够有丝毫的疏忽,特别是hn耕生产的事宜,河南府下辖一州十三县,可不是以前那么简单了,若不是考虑到时间特殊,他早就下去看情况了。

江宁营安顿好了,将士的素质不同了,到了军营,很开始自己动,整理军营房屋,动建设,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也没有忘记训练的事宜。

孙传庭完全能够做好这些事情,苏天成只是时常的去看一看,不需要过多的心,倒是hn耕生产的事情,他有些担心了。

河南府的人口总数和耕地总数,按照府衙和县衙统计的情况,人口为53万人左右,耕地549万亩,分布在一州十三县,不过,这个统计数据,延续了好多年了。

洛阳的名气很大,可这不能够代表说,河南府就富裕了,情况恰恰相反,明初的时候,战乱的影响,河南府民不聊生,地广人稀,朝廷通过民屯、军屯和商屯等形式,增加河南府的人口,开发荒人烟的土地,改变地广人稀的局面,还长期见面这里的赋税,提供牲畜和农具,刺激经济发展,多年建设之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人口一度增加到73万人。

可惜这些年的灾荒,加之流寇的s扰,一切都遭遇到破坏了。

河南府多为山地丘陵,地势复杂,可这里土地肥沃,民风淳朴,易于管理。

有利和不利的条件,河南府都具备了,关键看官府的作为了。

土地首先成为了问题,大量土地兼并在士绅富户的里,最大的地主头子,就是福王朱常洵。河南府共有耕地549万亩,可能够收到田赋的,不足300万亩,这个数字的悬殊是惊人的,也就是说,接近一半的土地,被士绅富户兼并了。

北方的粮食产量,就不能够和南方相比较,低一半左右,不足300万亩的土地,要承担549万亩土地的赋税,这样的情况下,老百姓的负担自然加重了,这还不是主要的问题,连续的灾荒,土地上没有收成,如此的情况下,老百姓只能够加速变卖土地,最终失去了一切,租赁土地也得不到收入的情况下,只能够当流民了。

河南府的官田,只有二十余万亩,被兼并的土地,达到220万亩以上。

如此的情况下,老百姓不造反,已经是很不错了。

苏天成终于发现了,他避不开福王朱常洵,想要从土地上面动,必然要接触朱常洵,其余的士绅富户,肯定是看着朱常洵的。

河南府通判谭长洛坐在下首,苏天成的名气,他是知道的,如此年轻,就出任了知府,正四品的品秩,至于说江宁营的骁勇,朝廷邸报上面,已经说得很多了。

“谭大人,官到河南府来,还需要得到诸位同僚的支持,今r请你来,是想着和你商议一下,看看近期有哪些需要着重处理的事宜。”

“下官听从大人的安排。”

苏天成看了看谭长洛,这话好像是应付的意思,通判的职责,主要是辅佐知府,掌管田粮水利诉讼事宜,侧重于诉讼方面,最为重要的职责,还是监督地官员,通判有密折专奏的权力,可大多数知府辖下的通判,其密折都直接到了都察院,或者是内阁,不一定能够直接到皇上的里。

谭长洛是天启年间的进士,年纪不小了,升迁的速度不,实话实说混的一般,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这样的官员,多半是没有多少的背景,但深谙官场哲学,做事情都是四平八稳的,不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