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五十一章 游历(2/3)

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对联,就是东林党的领袖顾宪成提出来的,著名的东林八君子,也是外界所熟知的,可惜这些人,早在万历年间,就纷纷作古了,东林党发展到现在,早已经失去了当初的宗旨,一门心思的追求权力了,甚至为了掌握权力,做出来了一些苟且之事了。

可东林党标榜的清流,至今还是学子追求的目标。

历朝历代,党争其实一直都是存在的,曾经有一句话,党内无党,帝王思想,党内无派,千奇百怪。党争的存在,需要一个前提,那就是国家和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时候,必须要摒弃党派之争,可到了明朝末年,这样的思维已经不存在了,一切都是为了自身的利益,朝廷的兴衰和存亡,已经不是主要的问题了。

因为党争的存在,读书人的游历,变成了一种很实际的选择,不了解民间疾苦无所谓,不知晓民生更不是什么大事,但必须要依附某种势力,否则就没有出头之r。

天启和崇祯年间,读书人的骨气变得特别的重要了,可惜这种骨气,已经成为一种虚伪的表现,一种为了标榜自身的价值的体现,为了骨气,可以不顾老百姓的死活,为了骨气,可以漠视他人的生命,为了骨气,可以舍弃国家与民族的利益了。

而这种祸国殃民的骨气,也被东林党所标榜,成为了明末最大的痼疾之一。

这一次的游历,苏天成的心情还是很好的,具体的线路,他们已经确定下来了。

从平阳府出发,分别到曲沃、夏县、平陆,从山西平陆进入河南,到河南的洛阳、郑州、开封,全程有一千多里地,来回就是两千多里了,一路上都是官道。

苏天成游历的主要目的,是看看周边的情况,这个时代的游历,都是骑马的,或者是乘坐马车,再就是步行了,没有什么汽车火车飞。众人骑的都是蒙古马,每天可以骑乘一百多里地,按照这样的安排,一个月的时间是绰绰有余的。

离开平阳府城,众人埋头赶路。

“兄弟,今r可以到达曲沃,我们就在曲沃歇息了。”

“一切都听从大哥的安排。”

“此行目的是游历,这一路上,都没有那么多讲究的,入乡随俗,就以住店来说,我们不一定能够住上好的客房,不知道兄弟是不是习惯啊。”

“此番出来,主要是跟随大哥学习历练的,不是出来享受的,一r三餐和住宿,没有那么多的讲究的,只是委屈了大哥,过意不去啊。”

“兄弟,你可真是有啊,如此的会说话,我是经常出门的,什么没有经历过啊,你可是读书人,这第一次出门很多方面需要适应的。”

“呵呵,总是要经历这些的,我绝对没有问题。”

一行人进入曲沃的时候,天s已经暗下来了。

虽然天s已晚,但进入了城门之后,众人的情绪依旧是很不错的,苏二童和苏俊两人,从来都没有出过远门,看见一切都是很惊奇,至于说王大治,虽然到寺院里面好些年,但也没有游历的经历。

要说王大治是最为紧张的,一路上紧紧跟随在苏天成的左右,寸步不离,临行前,王芙蓉的吩咐,他是记得清清楚楚的,其实王芙蓉不说,他也是要格外小心的,少爷的安危非同小可,已经和自己的家庭紧紧联系起来了,虽然才几个月的时间,可自己已经受到村里所有人的尊敬,母亲在村里也有了地位了,加之不担心生活,身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