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十三章 有妖孽(2/3)

废太子李炽。

煽风点火了许久,仍挑不起战事的李炽,心里头可堵得慌。还有如意宫的贵妃蓥娘,这段时日也是难熬。

除了这两个人,也还有一拨人,终日忧心忡忡,愁眉不展。——这些人便是晏公为首的肱骨良臣。

太子这番作为,令晏公他们既欣慰,又忐忑难安!

晏公知道储君令下,平了民愤,却将太子自己置于险境之中——天下民心所向,将会引发天子何等忌惮!

以暴制暴,向来是匡宗执政核心,太子一再悖逆,甚至不惜与如意宫闹翻,与母妃决裂,一意孤行下令开国库,放皇粮、拨银赈灾,国库里除了年节进贡的岁银,还有苛捐杂税下、从百姓身上搜刮所得,而今,却都还给了百姓。

太子不仅擅自动了国库皇银,连各地驻防军中储备的粮草,也派往赈灾所用,此事传到暴君耳内,太子怕是要大祸临头了!

晏公整日在家中召见同僚,私下里合计着对策,无奈,多日不得良策,好似除了两虎相斗必有一伤之外,再无别的出路可寻。

臣公们束手无措,在政事堂进进出出时,也大多唉声叹气、惴惴难安。

一片愁云惨淡之中,却有一人开心得不得了!

此人,正是宰相左淳良。

太子与如意宫决裂,违背了当初他劝太子不动声色、借助如意宫势力扎稳脚跟的那一片苦心,然而,他不仅没有生气,反而松了一口气,觉得太子与贵妃反目成仇,这也是迟早的事。

该来的,总会来。

没了贵妃从中作梗,太子之后所能倚仗的,也只有他这个舅舅了,不妨趁机将皇后当年的冤屈,揭出来,让那一纸血书,助太子度过此番危机,——什么开仓放粮、拨银赈灾,圣上真要雷霆大怒,怪罪下来,到时候,他帮着太子倒打一耙,一口咬定那是贵妃陷害太子的狠辣手段,再当着圣上与太子的面,把新仇旧恨一并算个清楚,让皇后的冤案大白于天下,将所有罪名都推到贵妃头上。

为太子找个最合适的替死鬼,一举扳倒贵妃,将如意宫势力连根拔除!

多好的机会哪!

左淳良极深的城府里,酝酿了最毒的一桩计谋,一想到贵妃也有踢到铁板、倒大霉的时候,他夜里都能笑出声来。

然而,这股高兴劲儿,还没维持个两三天,左淳良突然声称抱恙,告假不来朝中处理政务。

一向鼎立支持太子的宰相,昨儿还精神头十足,逢人就端笑脸的,今儿怎的突然说病就病了?

晏公等人只是觉得有些奇怪,并未往深处想。

直到——

宰相大人三日不露面,连政事堂都不来,众人才隐隐感觉不妙:左大人这是怎么了?

“这老小子要蹬腿嗝屁了?”这么个节骨眼上,他居然不上朝了,晏公没好气地唠叨了一句。

未曾想,就这么一句无心的玩笑话,竟然当真被晏公一语成谶!

连左淳良自个都不曾料到——他在家中“养病”,居然也有瘟神上门。

那日,正是宰相大人“抱恙”,向朝廷告假的第三日,他在自个府上闷闷不乐地待着,独坐书房,茶桌上,却搁着两盏茶。

他面前的这盏茶水点滴未沾,而他对面客座上的那杯茶早已见底。

客人喝完茶,刚刚离开。

左淳良一人呆坐在椅子上,连茶水都凉了,他还没从震惊中缓过神来。

三日之前,也是这样一个暮色昏昏的傍晚,他也是一人独处这间书房,正在反复思量如何周全了一番计谋、让贵妃蓥娘再无翻身余地时,窗外白光射来,哚的一声,书案上赫然插入一支飞镖。

飞镖上的特殊记号,他一看,大吃一惊:那是公子炽与他的接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