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四章 有意瞒(2/3)

,渐渐舒展了,他们终于相信:太子的伤势病情的确有了起色,正在逐步好转,否则,东宫也不会将这么多兵力打散出去,这分明是一种自信,不怕京畿重地再出乱子的自信。

的确,只要太子安然无恙,在如此明朗的局势下,也难起什么乱子。

而此时还躲在暗中、诅咒太子伤重不治的一些图谋不轨之人,就没那么轻松了,发觉自个诅咒的人非但没死,还在逐渐好转,照此势头,眼看就要登基称帝了,那些人、尤其是李炽的心头,那叫一个抓心挠肺的难受呀!

可又有什么法子呢,派刺客暗杀?鞫容的暗卫防护得如此严密,踏进东宫都难,哪会给李炽留着空隙等他派人来行刺?

强攻不行,暗袭无路。

李炽也有束手无策的时候,还得躲避着朝廷的追缉,重又当起缩头乌龟,也不知藏在哪个角落里,只让宫里仅剩的那一条暗线,密切留意宫中局势。

宫城里还有李炽安插的细作,这一点,鞫容也有料到,之前派暗卫截杀陆州那边过来的信使,堵死地方衙门与朝廷往来的所有消息渠道时,驭刺的首级偏偏突破重围,顺利进宫呈到了暴君眼皮子底下,鞫容那时就惊觉这宫中还潜伏着李炽的人。

深度潜伏的细作,找起来难度太大,至今,鞫容仍一无所获,留着这个隐患,他怎能放心的下?这几日他就一直在忙碌,先要逐步改变宫中原有的格局,重新安排人手,来替代宫中原有的内廷女官、内侍宦官、姑子侍婢……当然,高公公这类劳苦功高的,自是得留下。

宫中繁杂而庞大的事务,处理起来相当的不容易,鞫容领着十七他们,在典六、高公公等老手的帮衬下,也忙得不可开交,自是无暇亲自陪伴、照应在羿天身畔。

这几日衣不解带、端送汤药、贴身照顾着羿天的,是四渎,就连凤伶都不在太子身边。

太子妃不在,众人倒也不奇怪,那夜玄武刑台被救下后,小妹就带着太子妃悄然离开,在太子亲兵大举进攻宫城时,她们已悄然去了一个安全的所在。

对外,东宫的人声称:殿下顾及太子妃的切身安危,已将她好生安顿在一处别业行宫内,随行而去的还有太医及稳婆,以确保太子妃能顺利分娩,为太子平安诞下子嗣。

然而,实际上这些都是凤伶自个的安排,早有打算的她,还暗中派人接来了真正身怀六甲、即将临盆的宁然。

宁然之所以会来,是因为她以为这些都是羿天的安排,骊山行宫距离帝都宫城很近,只要离羿天近一点,她就会感觉心中踏实一点,毕竟是生孩子这样的大事,她虽然希望羿天能陪在自己身边,但若真的做不到,那么离得近些,终归不是那么孤单无助的。

宁然住进行宫后,自是有专人照料着,宫中来的太医隔着一层帐子,只搭着伸出帐子外的一只手来诊脉,总也看不到帐子里的人,无从分辨帐内有孕之人,究竟是不是太子妃,

稳婆则是凤伶亲自安排的,十分可靠,嘴巴闭得严,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余下贴身来服侍的,除了宁然自个带来的那些侍婢,就是凤伶身边的人了。

滴水不漏地安排好一切,凤伶却始终不露面,宁然仍是蒙在鼓里,待在行宫时,只一心牵挂着羿天的安危,时不时就要打探一下帝都那边的局面,以及太子的近况。

帝都局势已稳,天子驾崩,太子即位登基之日将至,无暇来此陪伴公主。——回答她的总是这千遍一律的说辞。

看着贴身伺候自个的侍婢,表情木然地说着这些话,宁然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忽然有种被人欺瞒的感觉。

“小欣,贴耳过来!”那日,宁然将自个的心腹亲信招到身边,悄声嘱咐了几句,而后,小欣从房内匆匆走出,在曲廊上左拐右绕,兜兜转转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