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76章 宣传(地雷加更)(2/3)

“那到是挺不错的,震撼力够大。”嬴政点了点头,表示对这个刑法很满意,但是他对这个刑法的名字略为有些不满意,“这叫什么磔刑啊?这不就是片烤鸭吗?”

“大王,您真英明!”赵高鼓着掌,内心小人却是一副哀怨状,大王,您还让不让天下人愉快的吃烤鸭了?

说完了“片”,再来说说导致这次影响天下人吃烤鸭从此不能愉快的事,它到底是怎么发生的。

那一天,被称之为“虎狼之师”的秦军,扬马走进了寿春城。

按照秦人以前的美好品质——不屠城也不杀俘,寿春城的百姓暂时还没有体会到国破家亡的感觉,然后在秦人进城的第二天,寿春的大街小巷忽然贴满了告示。

告示内容大致如下:为了促进和谐社会什么的,秦国十八公子要重新审核,堆积在寿春官衙的旧案,同时欢迎广大过往有冤屈而得不到处理的群众,来官衙报案。所有案件,无论犯人是谁,只要查明,都绝不放过,一切审判以为准。

当时寿春城的百姓还以为这位秦国十八公子,吃饱了撑得脑子有问题。

但到了第三天,当扶老携幼至少有数百人之多,而且看穿着打扮一下子就是乡间土包子的人,陆陆续续来到寿春城,要状告现任楚国唯一的大将项燕,罪名是……太多了,什么欺男霸女、强占民田、虐待奴婢、纵容家人行凶之类的罪名。

对于当时的人来说,这样的罪名怎么能算罪名呢?人家是贵人,你们是贱民,抢你那是看得起你,你应该感激才是。

这样子的案子,以前基本上是不会被受理的,告状除了白白挨一顿打,又或者被人斩草除根之外并没有任何好处,但现在情况不同了,用那位刘季刘公的话来说,楚国要倒了,项燕的后台要倒了,新王正愁抓不到敌人的小辫子呢,你们去告状肯定妥妥的给判啊,秦律是最严的,太子犯法都一样判来着,更何况是敌国之人。

于是,萧何、刘季这些人辛苦大半年,奉胡亥之命,在楚国各大贵族的家乡,收集这些贵族罪证的成果出来了——幸好这半年都在打仗,几乎所有的楚国大贵族都忙着打仗去了,再加上他们主要针对的又是项家,萧何等人的行为,竟然没有被发现并灭口。

至于你说,为什么胡亥知道这些贵族会有做过不法之事?这还用想吗?不做点不法之事的,那还叫贵族吗?就算自己一脉清白,树大有枯枝,谁家都有几门缺德亲戚,诛连来诛连去,总能把你诛连了。

“史书上说刘季虽然这也不会,那也不肯做,但特别擅长和人打交道,否则他一介白身,也不会和萧何、曹参等人成为好友。人才难得,到是有点舍不得杀了。”胡亥一边感慨着,一边就派兵去将项家全抓了。

现在项家的子弟几乎都跟着项燕去当兵了,家里就几个老弱妇孺的,抓起来不要太好处理。

为了见到传说中的西楚霸王,也是为了保证万无一失——想想那个坑爹的张良,胡亥不但派兵去了,而且还自己跟去了。

可能有人要说,秦国还未占稳脚跟,就这样擅动楚国贵族,打他们的脸,可能引来楚国贵族的反弹。但是……就算胡亥对历史不怎么了解,他也知道楚国贵族肯定要反弹的,绝对不会因为自己用怀柔政策就不造反——事实上早在楚怀王客死秦国之时,秦楚两国就誓不两立,结为死仇了,所以现在动还是以后再动,几乎没有任何差别。

现在动,至少王翦六十万大军还在楚国境内,就算楚国的贵族有什么不对,也可以就地镇压,连兵都不用重新再派了。

当然,为了证明自己不是滥杀无辜,深谙兔共建国建党史的胡亥,让手下给自己召开了一场“全国巡游诉苦大会”,主讲者当然不是自己,而是从那些受苦的百姓中选出代表者——比如特别苦大仇深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