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96章 潼关(2/3)

函谷关在秦末争霸里,就是扮演了一个二战时马其诺防线的角色。

至于后世因为人类不爱惜植被,导致黄河上游植被减少,黄土高原变成真正的黄土高原,失去密林保护的函谷关彻底被废弃,又是另一回事了。

“看你这么信心满满,一定有好主意了?”嬴政看着一副“山人自有妙计”模样的胡亥,捏了捏熊孩子的耳朵,将他提到自己身边,揉了揉对方的脸说道。

“那当然。”胡亥微微一笑,伸手在函谷关和咸阳之间点了点,“这……”

“这是……潼关?”嬴政摸了摸胡子,看着胡亥所指出来的位置,认真的打量着地图。

潼关其实和函谷关相距并不远,两者之间由一条长达一百四十里的小道串起,小道之东名曰“涵关”,小道之西名曰“潼关”。从防御角度来说,守住潼关或守住函谷关,效果是一样的,守住它们,就是守住东方诸敌西进咸阳的重要通道。

但潼关离咸阳较近,补给方便,容易防守;而函谷关,从咸阳方向的补给需要穿越潼关。

而从进攻角度来说,函谷关既利于进攻,又利于防守;而潼关则只利于防守。

“昔日我大秦居于关中,若失函谷关,则会被东方六国困于关中,无法西进,所以历代先王才守函谷关。但是现在,我大秦已经统一中原,不需要再打击东方势力,所以守潼关才是应付不测之道。”胡亥看着因为自己的话,而若有所思的嬴政,咂了咂嘴巴。

其实上,他很想说自秦朝之后,史料上就再也没有偷袭涵谷关而得长安。反而是潼关的重要性节节提高,自西汉之后潼关已经成为关中的东大门,得潼关则可以拒山东之敌,一直到抗日战争的时候,中日还在潼关打了一场潼关大战。

如果想要绕过潼关取咸阳,那也不是没办法。比如,不怕绕路的人,可以从洛阳向南,取四川,也就是蜀中,绕过熊耳山系,绕道祁山,出剑阁。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否则项羽为什么塞进汉中,又把章邯等三王放在咸阳,就是为了堵住刘邦的出川之路。

胆大的人,你可以从洛阳向北,取山西,沿着太行山向北,绕过太行山,从太行山的西面,黄土高原下去。这条线路,好像因为太过于凶险,从来没有人走过。

想像力丰富的人,可以沿着黄河逆流向上,直达长安。按照当年的技术,肯定是达不到的,按两千年后的技术,胡亥好像也没听过有开通这条航道。

最惊险的刺激一条线路,即在洛阳找一制高点,然后做一巨大风筝,待东风起时,顺势漂荡而下。只要半路不被华山挂到,肯定可以安全到长安。这一点,就目前这个时代来说,唯一能成功的可能只有胡亥。

嬴政对着地图,认真思考了半天胡亥的想法,抬起头看着胡亥,眼睛里满是称赞之色,果然是个聪明的孩子,竟然连这种细节都能考虑到,真是越看越喜欢。

对嬴政的称赞,胡亥到是没那么多想法,原因很简单嘛,潼关实在是太太太出名了,在宋之前的历史上,那存在感刷得不要太多。

“你回头写个奏折报上来,父王找人给你议一下,走走流程。”嬴政一脸怜爱的摸着胡亥的头,开口说道。

“啊?写奏折?什么时候还要写奏折了?”胡亥惊讶的抬起头,以前不都是他深藏功与名,偷偷在背后,给嬴政出主意,然后嬴政找枪手写奏折,再议一议走流程的吗?什么时候变画风了?

“傻孩子!”嬴政看着一脸懵懂的胡亥,忍不住又嗔怪一句道:“你怎么就那么傻呢?”

“父王你又黑我!哼!傻不也是你生的!写就写嘛!”胡亥反手摸了摸后脑勺,冲着嬴政做了一个鬼脸。

“记得写好一点!写完提前给父王看一遍,父王帮你改改,免得你的奏折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