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733章 莱昂集团的对手(2/2)

长线投资,对于正在非洲地区加紧进行产业布局的莱昂集团来说,并不是一个小数目。

由于这是临时计划,并不在公司年度资金预算中,集团的备用金又不足以支持这样一大笔花销,因此想解决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他们需要放弃几个远期项目,或者通过项目抵押,申请银行的中长期贷款,才成解决资金问题。

然而这两种方式都不理想。后者会增加集团的财务负担,提高负债率,降低集团的财务评价。

前者会造成集团产业布局的失衡,同时项目前期所投入的大量时间、人力和资金,也将损失大半。

人们通常会把矿物开采、深加工、运输和销售,当做矿产业的主要阶段。在此之前的立项和勘探工作,则是被认作为前期准备工作。

其实,这才是矿业开发整个过程中最困难的阶段,同时也是投资大、耗时长、风险高的阶段,综合投入也是最高的。

这个阶段不仅需要投入资金、人力,其他方面的投入也是非常巨大的,比如政治资源。

在异国他乡,想要获得矿山的勘探权、开采权和经营权,不仅项目所在地上上下下的各种关系都要打通,同时自己国家给与的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

这些费用绝大部分都是无法核算进项目成本中的,如果相关的项目中途被转手,那么这些费用很难得到补偿。

更重要的是,这种大型项目的前期工作,往往需要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

这是一种长期的投入,而且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项目的风险极大,搞不好就会血本无归。

因此,能够运作这种完整的开发项目,如同一道高高的门槛,足以拦住那些实力不够,同时运气也不够的同业竞争企业,让莱昂集团傲视一众新兴的暴发户。

一旦顺利度过这个时期,后面的工作就会相对简单了许多,投入产出都是可以测算的,企业也就此正式开启赚钱模式。

正因为如此,类似莱昂集团这样的矿产巨头,一般都更愿意做一条龙的项目,依靠自身在资金、技术和公关能力上的优势,将整个项目包揽下来,在控制和分担成本与风险的同时,达到利润最大化。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