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七十五章 东德西德(2/3)

认为你没有东门子好,所以我们宁可放弃一点蝇头小利,用五到十年时间让客户慢慢接受,把品牌慢慢培育起来,从而达到跟他们在一个平台上竞争的最终目的。”

看着张婷秀目瞪口呆的样子,章程接着道:“此外,没有足够的利润,对公司发展也极为不利。只有赚取足够利润,我们才有资金投入新产品研发、生产工艺改进和市场推广。我可以告诉你,刚刚过去的半年,我们的开关面板做得非常好,利润也非常客观!然而这些利润并没有分红,也没有还贷,几乎全用于nb实验室和海外部。连内地工厂二期工程和设备采购资金,都是承建方垫资或来自银行贷款,可以说公司对新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是不遗余力的。”

章程并没有信口开河,去年股东分红的钱,全部来自电子事业部的盈利,想见到电气事业部的回头钱还遥遥无期。

一切为了销售,为了销售的一切。

今年海外部同事跟即将赶赴东德进修的同事们一样,都可以带一名家属,公司将按照驻在国平均工资标准发放生活补贴。

海外部总经理丹尼尔把新婚妻子尹婉仪也带来了,章程一下飞机,就看到他们那两张熟悉的笑脸。

为了让章程和章琳感受下东西柏林的特殊气氛,丹尼尔特别把三人带到靠近柏林墙的一家很有名的七层购物广场吃饭。

这家名为“kedee”的购物广场,显然是有意识针对东德人开的。巨丽闳大、流光溢彩又剔透玲珑,处处显示着商业与艺术结合的匠心。各种商品齐全,荦荦大观,无以复加,以六楼快餐厅的食品柜台为例,陈列着五百多种面包,一千多种香肠,一千五百多种芝士!

应有尽有,不应有的也有。

许多商品,样式之精巧,色彩之绚丽,会让人以为这决非人力所能制造,而以为它们是假的,是一些用塑料等什么材料做的仅供陈列的玩意……

透过玻璃往东看却是另一番景象,旧楼房、旧电车、旧街道,目光所及一片萧条,到处都是铁丝网和岗哨,壁垒森严,火药味儿很浓。来回巡逻的东德警察像苏联红军作战时一样,全副武装、荷枪实弹,牵着半人高纯种的军犬虎视眈眈。

客观地说,作为“社会主义的橱窗”,东德的工业化程度、人民福利水平和教育水平甚至要比苏联还要高。

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很多设备都引进自东德,如医疗器械设备、机械设备、挖土机、和重型柴油汽车。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对于东德人民也并不仅仅是贴在墙上的纸太阳,住房分配、看病免费、小、幼儿园吃住全包,第一线的优秀劳动者送去海滨疗养,妇女生孩子后享受好几个月的产假……

对于绝大数不久前才从动乱与贫困中走出来的中国人而言,东德很可能就是他们心目中的理想之国。

连章琳都禁不住去想,中国要发展到这个水平还得要多少年?

以一个中国人的眼光看,东德老百姓的日子已经很不错了。但东德人却不是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兄弟们比,而是和紧邻的大哥西德相比。

巨大的落差摆在眼前,作为同样来自社会主义国家的章程和章琳,心中不免涌出丝丝感伤。

丹尼尔不会傻到跟章程谈及政治,而是很认真地说:“章,我不认为去东德进修是一个好主意。”

章程缓过神来,若无其事地笑道:“给我一个理由。”

“我可以给你讲一个笑话。”

丹尼尔狡黠的笑了笑,看着窗外的东柏林说:“一家金属加工厂生产出一种金属丝,它非常纤细,以致于东德没有哪个名牌测量仪器能测出它的直径。于是一截金属丝被邮寄到日本,请日本人帮助测量。不幸的是,经办人忘记附上说明函告诉日本人拿这金属丝做什么。

三个月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