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94章 无奈(2/3)

说的并不得是事实。

今上登基,表面上看获益最大的是西宁王府和孟家,而孟家如今又远远比不上国姓的西宁王府声势大。但是林如海心里却清楚的很,西北还有今上生母吴皇后的娘家,吴家历来出将才,这兵权在未来的二十年里,还是会交到吴家手中。

但是京中还有一家是没有显山露水的,那便是护国公府。

老护国公已经老迈,长子赵霁已故,幼子赵时如今做着太常寺卿。虽然是正三品,却也只是掌管宗庙祭祀之事,是没有多少实权的。而赵时的夫人齐氏,也只是出自一个驻边参的小将府中,无强劲的妻族依靠。

而嫁入护国公府的和佳公主已然早逝,唯一和今上联系上的,便是和佳公主留下来的一双儿女。赵渊也仅仅十二岁,听说那位姑娘更是一团稚气。

护国公府年长的老迈,年幼的又太小。赵时虽然现在在护国公府中住着,却是不能承爵的幼子,夹在其中也是难免尴尬的。

因此,这护国公府虽然门第显赫,比起西宁王府和孟家来,倒像是被遗忘了一般。

若是那年在江南黛玉没有经历那一遭,林如海此刻恐怕也不会把局势看的这般清楚。这京中说什么四府八公的,若是较真和护国公府比起来,任何人都是要退一射之地的。

如今今上最为看中的便是护国公府,确切点说,是看中护国公府里自己的亲外甥。从那年蜀地的事情,便可以看出几分眉目来了。

当时今上被六皇子的人监视着,而四川总督袁钊被刺的后续还需要人亲自去布置,今上根本就不敢轻举妄动。若是被先皇发现了他在中间使离间计,今上那时便没有翻身之地了。

这件事情危险性太大,今上没有惊动西宁王府,没有惊动远在西北的吴家,也没有惊动孟家和肖家或者是暗地里投靠了他的任何人。他当时却把这件事情交给了年仅十二岁的赵渊,直到赵渊被人发现,今上才匆匆传了信给肖家,让肖霖云护着赵渊回京。

而那个时候,今上阵营中的人才明白了,今上又默不作声的使出了一招离间计。

只是凭着这件事情,今上对赵渊的信任便可见一斑。

外人不知道一个十二岁的孩子能翻出多大的浪来,林如海却知道从蜀中一路绕道江南的艰辛。那赵渊能忍着从蜀中一路北上,特意弯了一个大圈子绕道扬州,用以迷惑六皇子的视线。年纪轻轻便已经有勇有谋,假以时日必成大气候。

林如海先前便留意过,这赵渊在和佳公主逝世之后,便常常出入三皇子府。只是那时候他年岁太小,他人便没有当一回事。毕竟亲娘去世了,生父又是那样的性子,外甥跟自己的舅舅亲近一些,便丝毫不为怪了。

赵渊在三皇子府长大,对于今上来说,赵渊便是亦甥亦子。赵渊这个时候年纪小,虽然他暗地里为三皇子做了许多事情,但是在外人看来,赵渊这时还不足以委以重任。但是等他年岁再大些,护国公府的富贵荣华,便是指日可待了。

提到护国公府,林如海便想起来这东平王妃似乎跟赵家也有渊源,他怕贾敏在这件事情上吃亏,便又把如今的时局和今后的猜测细细的跟贾敏说了。

那东平王妃的娘家和护国公府是连着宗的,便是赵渊也要叫东平王妃一声堂姑。而且自从三皇子登基之后,东平王妃的娘家便开始跟护国公府往来密切了起来。现如今林家又是在刀刃上行走,一步也踏错不得。

只是林如海念到贾敏爱女心切,他已经跟贾敏把局势分析了一遍,若是再劝,贾敏难免想着郁积于心。所以林如海只是略张了张嘴,便没有再说话了。

他又想起黛玉之前在东厢里跟他打太极,恐怕隐约也猜到了这其间的厉害关系。想着黛玉这般隐忍懂事,林如海心中的愧疚不禁又加了几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