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95、天下何时不嫁女(2/3)

肚子小的人也有九分饱了,那些饭量大的,就还只有七八分饱。

接下来,又出了青菜、豆角、南瓜、冬瓜、扁豆等蔬菜。

客人把狼吞虎咽地把饭吃完,无论是素菜还是荤菜,席卷一空。更有的小孩子,在母亲的指导下,把饭倒进吃完的菜碗里,把菜碗里的油星扫荡干净,不留下一点后患。

有孩子吃了,嚷叫着还要吃饭,却被母亲呵斥不懂事情。再有坚持要吃饭的,被母亲巴掌镇压,啼哭不止。

最后,就是每人发一个鸡蛋。鸡蛋上,用红水浸了,红红的,表示喜事临门。

里面,周银芝端来一碗饭菜,对胡铃说:“玲儿,你吃碗饭。”

“娘,我不吃。”坐在床上等着出嫁,胡铃被几个亲房的嫂子婶子围住招呼着,表示最后的送行。奶奶朱三兰也在。

“你咋不吃,等下晚上去了新家,你却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表示自己离开家的伤痛,晚上可以少吃点,在家里却是吃饱的。”

“我不饿。”

怎么又不饿的?胡铃想起肚子里的孩子,虽然说是新婚大喜,可是总是想着以后万一丈夫家识破了怎么办。加上就要离开家了,心里也是难受。

旁边的嫂子婶子们也说要吃,不吃,等下去新郎家还要走路,没有吃怎么走?总不能让别人看见新娘走路都不稳吧?

这么一说,胡铃接过碗吃了。

周银芝则是不吃,叫各位嫂子婶子去吃饭。

人都走了,一时间只有朱三兰、周银芝和胡铃三人。周银芝说:“玲儿,到了新家,你可要记得与丈夫、妯娌、公婆和其他家里上下老少搞好关系。说话要和气,遇事少与人拌嘴,多与丈夫商量。要学会做人。”

这些话,胡铃已经听过不只一次,奶奶朱三兰也说过。胡铃自然知道,作为一个新媳妇,肯定要保持矜持的面貌,总不可能像在家中这样随便。没有吃过猪肉,还没有看见猪婆走路?问题是自己肚子里的孩子,是自己没有见过的。也听说有人没有出嫁就怀孕了的,还被人议论为伤风败俗。没有男人就怀孕的,有个共同的名字叫私生子。一旦被风传,无论真假,对于一个女人来说,都是难以面对的糟糕局面。小则受到公婆丈夫的冷遇,重则被男方休妻。胡铃一心想着这个问题,一言不发。

周银芝似乎也看出胡铃的心思,却是不能明说出来。当时胡铃呕吐,周银芝也怀疑,追问过胡铃几次,奈何胡铃口紧,就是不说,周银芝也就不再问了。现在眼看就要出嫁了,也不好问。

还是朱三兰有经验,旁敲侧击地说:“要说,谁都有失错的时候,只要在以后的日子里善待丈夫和公婆,万一有什么失错,也能得到宽容的。玲儿,到了新家,可不像自己在家里做闺女,做事情要争着做,不要让别人看成懒惰的人,要做勤快的人。古话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少与男子接触,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取得旁人的赞扬,就是一个女子的根本。”

本来,周银芝还要考虑如何教导胡铃怎么应付初夜的紧张和夫妻生活的技术,可是,一想起胡铃有过男女之事的经历,推测她心中忧郁,也就没有开口。这孩子被人做了,肯定那男人是过来人,说不定已经启蒙教育了她,再提起来,只怕勾引起胡铃的伤心。

“玲儿,出嫁后,距离家里也不远,有什么事情,你就回来告诉我和你奶奶,我和你爹会为你做主的。”周银芝说,“不过,出嫁后三天之内是不能回家的。”

“还有,”朱三兰接话,“平时与自己的男人吵架,不是闹的很严重,就不要跑回家了,不能动不动就往娘家跑,还说娘家人袒护你,对你影响不好的。”

说着说着,厨房里吃饭的嫂子婶子们过来了,告诉说,迎亲的人要把新娘接走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