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零六章 离间(上)(2/3)

世家群臣很是不满。刚把陆凯拉下马来,陆氏的另一位又握住荆州军政大权,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儿。陆凯等一批北伐派的首领是下了台,朝中的门生党羽仍是极多的,一时之间双方展开激辩,一连数日都没能解决。

北伐派的意思很是明确,陆抗不能执掌荆州,那么江夏和淮间的都督人选北伐派也是不让步的。吴主孙亮一下子少了左膀右臂,加上不喜欢被朝臣左右,见状也是不做决定。

一来二去,这拖延的时间就久了。吴国内部混乱,按兵不动的魏军开始有了动作。数路魏军同时进逼南阳,淮间二处,对吴国施加压力。

吴军都在尽力应付山越,可以抽出支援边防的兵力实在是有限。这个时候连主将都没决定,还谈什么应战?争执不休的两派在这个时候展现了高效,迅速达成了一致。

陆抗被任命为镇北将军,荆州牧,辖江陵,襄阳,南阳,义阳四大重镇政抵御魏军;步协为西陵督,镇守西陵兼顾荆州南部地区作为陆抗的后援。留平从荆州副都督升为江夏都督,镇守江夏地区,西连义阳,东拒淮间魏军。故太常潘濬之子潘翥为大都督,楼玄为副都督镇守濡须口抵挡曹魏名将王基。

这一系列任命陆抗乃是陆氏族人,留平军中干将,潘翥名臣之后,楼玄是吴主孙亮倚重之人,各方势力都有兼顾,也是算折中之举了。

曹魏选择吴国采取报复性的攻势,吴国方面自然派遣使者入川告急,使蜀军协助抗击魏国,同时也招在蜀汉学习的工匠还吴。传闻蜀汉皇帝刘禅带着两万蜀军战退司马昭十余万魏军,已经让魏人吓破了胆,这样的强援如何不拉过来帮忙?

南中方面倒是和援助吴国没有什么关系,可在川中跟随马钧一起学习已久的吴国工匠都被杀了……怎么还给吴国呢?消息早传往刘禅所在的雍州,可回信儿还没有到。

吴使催促的甚急,诸葛瞻也只能尽力的安抚和拖延。自家的马钧,刘邵这班重臣都不知所踪,哪有心思和你分辨吴人工匠遇害的事情呢……

蜀国还没有动静,吴主孙亮却是收到了两份意外的消息。魏国使臣荀勖从淮间渡江而至,请求面圣;同时安插在入蜀工匠中的近臣独自回到了建业。

荀勖上一次渡江结盟是不成功的,让吴人耍了一通不说,自己也好悬回不去江北。二次前来,荀勖早把江东君臣看透,而气势和身份也不可同日而语。当初是求和,现在无论目的是什么,都可俯视吴国君臣了。

毕竟吴国内忧外患是世人共知的事情,想掩盖也是捂不住的,处处山越,魏兵陈列江北,只是这些就足使江东君臣喘不上气儿来。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江东鼎足天下这气度上更是不能输。吴主孙亮依照礼节接待了魏国使者荀勖,江东文武群臣皆有到场,只是昔日古人陆凯,王蕃,贺邵等辈早身处异地,无缘再会了。

不谈结盟,不谈刀兵,荀勖此番前来可谓语出惊人,问的江东君臣哑口无言,不知所措。

“南阳之战晋公十余万之众被蜀主刘禅率领数千刀枪不入,削铁如泥的军士杀得大败,此事江左可知?”荀勖只是简单的问了一句,无异于一个惊雷炸响朝堂。

南阳之战吴军见到的是战后的蜀军,至于蜀军是如何击退魏军的,虽然有所猜测,却并不知内中详情。按照荀勖所言“数千刀枪不入,削铁如泥之军”就让十几万魏军败的一塌糊涂,这简直是匪夷所思,不可思议。

司马昭的十几万魏军不是因为吴军的奋勇作战退走的,这个江东君臣都是清楚。蜀军传闻只有两万来人,刘禅励精图治打得魏国节节败退,按照道理没有完全的把握绝不会以身犯险。

用不满两万之兵去冲杀十几万的魏军,这可谓自杀之举。然而刘禅就这么做了,而且还赢了。

之前吴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高手下山被七个姐姐宠上天 王妃她不讲武德 大收藏家 盛世婚宠:帝少难自控 悟性逆天,禁足藏经阁八十载 兴尸动众 神级回收,修为暴涨,刚打爆太古暴龙 重生娇妻有灵田 再顾如初,容少高调示爱 无限之神级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