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终须一战(下)(3/4)
许昌附近的一处庄园内外遍布无数汉家兵将,汉朝大臣何攀面无表情的站在庄园之中,几名汉臣惶恐万分的跪在地上瑟瑟发抖。
看罢手中的书信,将其交给身旁的副官,何攀冷冷的道:“既已事汉,何必与晋人私通消息?若忠于晋,又如何屈膝事汉?来人啊,都押回去等陛下发落!”
几名甲士走上前来,把那几名降臣绑个结实押了出去,而在许昌各地这些人的家眷也是在所难逃,纷纷落网。
汉晋之间的关系未曾明朗,晋国留在中原的探子眼线众多,何攀调集呼雷阙的力量几经查访,已然抓了一批又一批的晋国耳目,其中不乏已然投降汉朝身居高位之辈!
然一经风吹草动,晋国耳目们必然偃旗息鼓不敢动作,因此何攀想相信在这中原大地之上,仍有潜伏不动的晋国细作。越是能够隐忍不发的,才越是可怕的对手!
而汉朝想真正的抚平人心,得百姓爱慕,国内稳定发展,仍是需要很长的路走……
……
辽东之地素来苦寒,这个季节虽然是不冷,却也比不上中原温暖。裴秀怀揣圣旨,带着一行车马缓缓赶赴辽东,心中不断计算接下来的各种可能性,同时又惦记着前方随时可能遭遇的战事。
出使中原无功而返,如今前往辽东游说王戎若再不成功,不用晋帝司马攸处罚,裴秀自己也会觉得颜面无光。裴家的荣耀与裴秀的生死,都在这一行的结果上,完不成这件事儿,自己也无法得到晋帝司马攸之重用。
生存无疑是重要的,汉人的羞辱也是要还的,裴秀对于辽东一行大有把握,但对于即将到来的战事却毫无信心。眼下的晋国军队仍是沿袭了魏国的编制,军中的制度没有什么改变,而优秀的将领越来越少。
与汉军作战并非是有一个马隆就可以的,就好似当年只有杜预一人力抗汉军最终也不过是亡国的下场罢了。若是司马昭没有那般的猜忌,王基与杜预等人联手作战,恐怕汉军仍然窝在荆州,被占据江南的魏人死死的按住无法出头。
一切都成为过去,眼下的晋国军队战力几何裴秀并不清楚。想起官渡之地所见的汉军骑射,更是不抱有什么希望。越是如此,辽东一行才越加的重要。把王戎拉拢到晋国这边,攻破汉军在辽东的据点取而代之,既可以抵御汉军,也可以成为抵御外族的第一层防线。
数日的赶路让人马都有些疲惫,不过为了争取时间裴秀仍是不愿意减缓脚程。那王戎对于汉朝所提出的条件与晋国应当是大同小异,汉朝有足够的资本来满足王戎,前提却是如何判定王戎这一军的性质。
不过这般重大的决定却是需要送往许昌,由汉朝天子刘禅亲自决定的,其他人绝对没有这般权力,最多不过是拖延时间而已。从辽东唯有海路可以通达徐州,从徐州再到许昌,这样的路途绝对要比从邺郡赶赴辽东遥远,所以裴秀更要抢时间。
否则一旦王戎比较其双方不断提出的条件,晋国并不占据什么优势,反而会因辽东一事的拖沓,而导致与汉人全面开战!
披星戴月,好不容来到了辽东境内,燕王司马机率领三千精兵前来接应。这一次的行动早就快马通知了辽东守军,司马机贵为燕王也是不敢怠慢,亲自出马便是为了护持裴秀一行人安全。
“裴大人不用多言,一切本王早已明了,有何需要直说无妨!”司马机的才干虽然不足,可为人倒是干脆利落,开门见山省却了许多麻烦。
裴秀下车顾不上舒展身躯,微微躬身施礼道:“燕王鼎力相助,裴某感激不尽,有此前往异族军营便有劳燕王护送了。”
燕王司马机大手一挥道:“此事好说,交给本王便是了,先生先前所交代之车仗我已准备完毕,速速更换车仗起行吧!”
晋国这一代的守军距离异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从神级选择开始纵横都市
医女嫡妻:王妃太倾城
汉末暴徒
从司藤世界开始求长生
绝代神皇
我徒弟都是主角
武侠之父
一剑通天传
无限正太之旅
假天子:勾栏听曲点女帝,反手被推上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