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六卷 三朝会盟 第六十五章 止戈㈡(1/3)

灵石阳凉南关,汾水在山岭间南流,霍山连绵起伏如万马奔腾,河东军在此险关上又一次击退了刘黑马军团的攻击。

大秦国河东行省兵马都元帅、左领军中郎将、平阳郡开国郡公宋平,疲惫地在关隘上席地而坐,今年四十有七的宋平看上去苍老了十岁。起初,河西与京师告急的消息传来时,宋平为局势而焦虑不安,而刘黑马军竟然渡过黄河作乱更让宋平心神不宁。

吴起说:用兵之害,犹豫最大,三军之灾,生于狐疑。宋平心系京师安危,曾一度想放弃河东行省,但又想到若是丢掉河东,后患却犹多,部下们也有许多出身于贺兰军的,纷纷请求率军西援京师,当时中书省给他的命令仍是坚守。当古哥率领河东军中的精干武官西援后,宋平正承受着刘黑马最疯狂地攻击,他只有用百倍坚韧的勇气与决心来号召全军,抓住任何一个机会鼓舞士气,不让部下在自己的身上看出任何的犹豫来。

如今看来刘黑马的攻势越来越弱了,每天像是例行公事一般来袭击,而自从古哥离开后,宋平得到的正式的或非正式的消息却没有一件更坏的消息。宋平敏锐地察觉到与自己一河之隔的家国局势正在向好的方向转变。这令他感到欣慰,他的信心也感染着部下将士们。关南通往霍州的官道上,一匹轻骑远远地向阳凉南关奔来,两边停留的军队与民壮纷纷避让。这匹轻骑还未奔到近前,就吸引了关隘上所有人的注意。宋平看到远远奔来的使者,开心地笑了起来,数月来的辛劳与心身疲惫一扫而空。

因为那匹轻骑上的乘者,与常人不同,却是高举着一根高竿。高竿上系着一块白色的绸布,在空中飘扬。这叫“露布”,是告捷的形式。非大胜无以露布告捷,那绸布上一般都写着某某人某时取得什么样地大胜。古时关于这种告捷的形式朝廷都有定制,始于后魏,定制于隋时。朝廷一旦接到边关传来大捷的露布后,文武百官要在城外跪迎,鼓锣齐鸣,歌舞奏乐三遍。唐时尤为复杂隆重,须另选吉日在太庙举行宣露布礼。一般是由边关往朝廷传报好消息。

大秦国无“礼”,或者说礼乐未缮,更无所谓地太庙。骁骑军在月下了蒙古可汗后,赵诚不过是派人传信回京师,大意是说战事已经结束了,本王就要回京,大家不需要再担心有敌侵掠,帝国转危为安的意思。

可中书省的百官们可不这么想,这是大胜。而且“亘古未有”的大胜,应该万民同庆,不宣告天下不足以体现出大秦国的军威浩荡。有人就出了这么一个主意。将捷报的消息用露布的形式传至帝国地每一个角落。

宋平正要起身下关,亲自迎接使者,那使者却骑着战马,高举着露布在关下军民面前炫耀地绕着***,口中得意地高呼道:

“天威远播,穷寇败亡!我大秦国国王陛下亲率大军。与七月初八在贺兰山下大破敌寇,斩首、俘虏十三万之众,其他掳获无数!七月十五日夜,骁骑军在居延海外擒敌酋可汗察合台!吾王威武,军威浩荡,通告天下,军民同庆!”

“吾王威武、吾王威武!”关上关下的军士们齐声高呼。

“来人!赏,重赏使者!”宋平高兴地对左右命令道,全身心都觉得轻松舒坦。

河东行台吴礼吴克己也从平阳府赶来。与宋平两人相互道喜。

在他们惊天动地地欢呼声中。刘黑马地军队黯然地离开。河东地战事宣告结束。但只能说是暂时。留给刘黑马地。只是惶恐与不安。

中兴府外三十里。长亭更短亭。

大秦国王后梁诗若及王子赵松。文武百官皆朝服。满怀喜悦地迎接国王地凯旋之师。

已经是七月下旬地光景。虽已入了秋。但酷暑仍在。文武百官及凑热闹地百姓个个顶着烈日翘首以待。就在此处。王敬诚与刘翼等人曾经为赵诚送行。走上了争霸地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孤星噬魂路 神话机械师 先婚厚爱:总裁请娶我 燕南归 佳妻有喜上司老公请回家 人魅 一画天下 被逼出祖宅我带家人大鱼大肉 地狱电影院 浴血逃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