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三朝会盟 第六十八章 止戈㈤(2/4)
又说要大动干戈,不知真假。唯有几位宰相们知道赵诚这不过又是恫吓别人,只是不知道这是长袖善舞还是竹篮打水,当然金国皇帝一定很高兴。
“至于眼前需朝廷救济的百姓,则是最棘手的事情,市舶司可通告各地,全国粮商实行限价令,粮价不可高于丰年时的三成,否则用重典,粮商贩卖粮食亦可全部免税;若是境外有粮输入,朝廷不仅可免税,亦可加钱赎买,朝廷鼓励外粮内输;全国禁酒一年,凡有私自酿酒者官府可缉拿充公,孤以身作则从今日起,哦不,从明日起滴酒不沾,以为表率。高廷英,你们礼部与金使洽谈,金国可以以粮食偿还所欠白银。”赵诚最后决策道,“各地官府不可坐等粮食,各显所能,筹集粮食,凡是那些遭受战火侵扰地州府,若是治下百姓可安然渡过饥年,而无大乱,吏治考评从优。”
“遵旨!”大臣们齐声道。
下了朝,赵诚回到自己的御房,三位正副宰相和新任的枢密使何进跟在他**后面。
来到这御房,君臣各有一个座位,也没有上朝时那么拘谨,还有茶点供应。通常在这间并不大也并不奢华的御房里,不仅决定着帝国最重要地决策,同时也是无数阴谋诡计诞生的地方。
能入得了赵诚的御房,才真正称得上是大秦国真正有权力的重臣,眼下无数的人想挤进来。
“礼部找个机会放出风声,孤要亲征宋国!”赵诚刚一落座便嚷道,“孤虽心有余而力不足,不过只要我们拿捏合理,让宋主感到压力,否则他在临安府独享太平盛世,孤很不高兴!”
此时的赵诚,心里很是不平衡,自己的国家经不起折腾。但宋国富庶令他垂涎三尺,始终认为宋国应该付出点代价。
“是!”王敬诚道,“国主春三月出征前向宋使所提议地,有些强人所难。宋人怕是不会轻易屈服。”
“宋人当然不会轻易答应,彼方虽文恬武嬉,这等不战而示弱之事有损皇帝脸面,轻易地答应孤,那岂不是辱国?”赵诚轻笑道,“不过事在人为,料金主对宋国的财富早就觊觎多时了。孤不相信完颜守绪不会不动
何进道:“国主说的是!四方馆有上报,先前蒙古人从西域南下时,河北汉军亦有所行动。只不过汉军豪强们心有顾忌,又各有打算。密间奏报说那张柔从保州南下至真定府花了足足十天的时间,会同史天泽等军又花了二十天才至黄河北岸,故此战未战却已输了。渡河时金忠孝军蒲察官奴杀到,河北诸汉军豪强溺死者不下三千五百人,汉军豪强遂停驻卫州观望,那济南张荣借口投靠宋人的李侵蚀他的地盘按兵不动。金主有此大胜,军势大涨。却暂无力渡河北上收复失地,转而去攻淮东招信军,与宋将赵葵互有攻守。如此看来,金宋世仇越陷越深。”
“如此一来,正好为我朝所利用。”高智耀欣喜道,“无论如何,当今天下大势,我朝居于最有利地位。金人有求于我,而汉军豪强也惊惧我朝兴师问罪。如何逼宋人就范,还需有个周全之策。”
“臣以为宋主迟迟未有答复,当然是因为这实在有些强人所难。我朝不如给宋人一个台阶……”王敬诚道。
“从之有何妙计?”赵诚顿时来了精神。
“国主不是将那察合台生擒了吗?不如顺水推舟送给宋人,以为替宋人报了川蜀百姓被蒙古人屠戮之深仇大恨,想必辛卯惨祸至今仍令宋国朝野伤痛!”王敬诚拱了拱手道,“宋人若是得了蒙古可汗,必感欣喜付之太庙庆祝,斩之以谢天下百姓。也可让宋国百姓得以安心。宋国朝廷何以报答我朝?如此一来。宋人输我朝白银布帛以为酬谢,也是有理有据。而并非是惧于我朝,保得宋国朝廷脸面。再加上秦金两国似有联手之意,还怕宋人不就范?一文一武。至于银两布帛地数目我朝也可稍稍退让,过犹不及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旧的爱,空了城池
魔域剑帝
虎贲铁军
我一口气吹灭宇宙
铁马秋风乱入诗
全球高武之我打穿了人类禁区
拒绝暴力老公:老婆不傻不天真
无限辉煌图卷
秦少,好久不见!
末世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