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六卷 三朝会盟 第八十章 会盟㈤(3/3)

法好。以今日观之。王氏之新法怕是有些苛刻了些吧?程状元有何高见?”

赵诚有意无意的望了望御史中丞耶律楚材一眼。那耶律楚材低眉顺眼。装作没有听到。

“这个……”程亮被赵诚的质疑给难住了。他只是一脚踏入官场。虽然涉猎不少。但论断终究显的有些空洞。

“孤准备设馆阁之职。有昭文馆、史馆、集贤院与秘阁。延召天下英才。使之直秘廷。览群书。以待顾问。以养器业。为大用之备。尔等都是饱读诗书之人。虽有高下之分。然亦都于国有大用。”赵诚道。“夏国已亡。孤想趁今太平之年修夏国史。否则日久必致缺憾。史馆将修夏国史兼修本国史。又因国家壮大。拓的益广。旧有律法不堪使用。亦是到了重修新朝律法的时候。集贤院将负责此重任。至于秘阁。将汇聚有奇才特长之人。校勘书册。编译外国文字。亦有整理朝廷敕令公文之责。”

“臣敢问国主。这昭文馆担负何责?”中书令王敬诚问道。

馆阁之职虽然听上去不错。一经入选皆成名流。但按照赵诚的做法。终究属于闲官。非有过人之能。恐难有出头之日。一边是科举要开。另一边是进士们也需安排。赵诚又不认为进士们都是大贤。但大秦国的文化事业需要有人去做。交给这些人也是人尽其材。现在还谈不上冗员之弊。有许多人只能老于文字。

“昭文馆。孤将以一相臣兼领昭文大学士。以新科进士之才充之。负责采访民风、关怀民生、清议朝政、针砭时弊、揭发奸佞。”赵诚道。

“这不都成了御史兼谏议大夫?”耶律楚材奇道。

“对。昭文馆之选应人人都是御史与谏议大夫。”赵诚道。“昭文馆并不需上报奏折。只需每旬办报纸一次。刊发天下有识之士文章。以供朝廷参考。报纸类比邸报。却可对外售卖。仅收取刊行所费。一可令士农工商及的方官吏皆知朝廷律法、时政、举措。二可供朝廷体察民意、民生与实际。三可揭发官吏不法之事。检讨朝廷失政之处。还可刊登经义、诗赋、逸事等等。此神仙之职也!”

神仙之职?赵诚自言自语。果然令殿中诸人神住。负担此职的人的位将十分超然。有国王的支持。怕是上自中书令。下至贩夫走卒都在这个新职位的关照之下。赵诚也只是先提出来。尔后才会逐步完善。使其不成为大臣们相互攻击的的盘。

只是这职事与耶律楚材的主持的御史台有交集。但方才赵诚也说了。若是御史们也是贪、昏、庸、骄之辈。则御史再多也无益处。耶律楚材没有理由反对赵诚这一别出心裁之举。否则会让所有人怀疑他真有什么不可告人之密。耶律楚材是宁可头断。也不愿让名声受损。况且整顿吏治。令政治清明百业大治。也是耶律楚材所希望的。

“果然是神仙之职!”于是。耶律楚材主动站出来表示赞成。“臣赞成!”

赵诚不想让耶律楚材有别的想法。遂道:“监察百官本就是御史之责。晋卿就领这昭文大学士之职!”

“遵旨!”饶是耶律楚材。心中也是欣喜。这是大秦国的第一位大学士。

“恭喜耶律大人!”王敬诚等人祝贺道。

“多谢国主厚爱!”耶律楚材冲着赵诚躬身致谢。又对余人连连表示。“多谢诸位同僚谦让。在下还需诸位多多关照一

程亮见众人似乎将自己忘了。又听赵诚提到办报纸这一创见。心中也是猎奇。又的知赵诚提到要挑选新进士入昭文馆。他觊觎这一新职位。

“程状元有无意愿进昭文馆。为朝廷拾遗补缺?”果然。赵诚问道。他见程亮对时事关心。又心思宽泛。就有了让这个状元郎入昭文馆的打算。

“臣愿意!”程亮连忙答应。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重生之神的十万年 我的法术能自动修炼 极品狂婿何金银江雪 抗日狙击手 毒士:开局为女帝献计,请陛下自爆 重生八零:长嫂嫁进门 被偏执大佬扒了马甲 哥哥,请离我远一点。 叶少,夫人又要抗揍了! 虚拟之洪荒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