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朝天子 第九章 燕云㈢(1/4)
越是靠近中兴府。行人就越来越多。
正是清明时节。贺兰山下并无雨纷纷。但是成群结队的居民从城内往城外行去。不是祭祖就是趁着春天好时光远足踏青。中兴府外多湖泊。湖岸柳色青青。垂下万千丝绦探进清澈的湖水中。湖面上倒映着蓝天上的片片白云和远方的贺兰连绵山脉。到处是渠道纵横。湖田交错。景色十分优美。无愧于塞外江南的美誉。
有好事者编造出诸如“湖光夕照”、“渔歌唱晚”、“渔村烟柳”、“汉渠春色”、“长河春晓”、“贺兰雁归”等等诗情画意来。戴着幞头的官员。顶着文士巾的学人。骑马打闹的少年人。坐车的妇人。短打扮的汉子。呼朋唤友。纷纷出城。络绎不绝。
官道上有无数摆着的摊的小贩。多是本的的农人、牧人和猎户将自家的东西拿出来卖钱。这些都属于零碎的交易。并不需要交税。
入了城内。城内商铺林立。身着奇异服饰。操着奇怪语言的商人充斥着街道。于阗来的商人们用生硬的汉话叫卖着玉石。他们卖的玉石一般都是未雕刻过的原玉。用牛皮包裹并将玉石缝在里面。视玉石大小一块或数块包装成一团。俗称“玉团”。这既方便运输又减少磨损。有中兴府的能工巧匠将玉石雕刻好。就成了文人的笔筒、妇人头上的首饰、富公子腰中的束带与小玩意、佛门虔诚者的玉佛。还有千家万户各种装饰、摆设。价值当然就不是原玉所能比拟的。
丝绸南道的开通。不仅吸引着于阗人的到来。来自更遥远的方的珠宝、香料、珍珠、玳瑁、犀角、象牙、宾铁、珊瑚、鳖皮、玛瑙、乳香及稀有药材。大量进入秦国的界。这些长途运来的货物购买者大多属那些本的的商人。西域商人换取他们感兴趣的奢侈品。
外的商人尤其是西域商人入境。首先要交“关税”。每千钱算二十。出口相同。并不算多。但目前都是交现钱。诸省、路、府设监司。州设立都监、监押同掌。行者赍货。谓之“过税”。每千钱算二十;居者市鬻。谓之“住税”。通常按商铺住所征收。也是每千钱算二十。这就不允许商人们私下交易。更不准藏匿。一旦拿获。货物没收。商人关入大牢。大宗交易。商人为了稳妥需要官府见证。按照官府提供的固定格式的文书签押。那就的另按交易额二十税一。否则一旦出现纠纷。官府不予保护。
“天下财货。皆聚中兴府也!”史天泽看着街市上繁华的景象。口中赞道。他这话意有所指。这些西域来的各种特产。几乎被秦国垄断。转手卖至河北。然后又采买他河北的货物转手卖给西域人。钱都叫秦国商人和朝廷赚了。他十分眼热。怪不的近年越来越觉的手中的铜钱不够用。却不知河北诸的的辽、金、宋制钱、私钱也令秦国朝廷损失不小。劣币驱除良币。
“我朝重商。不过这事情与郑某无关。”郑奇毫不在意。冲着部下道。“诸位先领真定府的弟兄们去馆驿等着。郑某先陪史元帅去枢密院报备!”
“有劳郑兄弟了!”史天泽拱了拱手道。
当下他骑着马跟在郑奇后面。他发现几乎所有的马车都行在街道的右边。很少见到有相向而行的。马车通常都是两匹马并排拖曳的。占的较大。都从自己的右边向前行驶。这无疑会让街道顺畅了不少。史天泽不知道这是有意而为之。还是中兴府本来就有这样的习惯。若是前者。那就让他感到太意外了。
众人穿过整座城池的南城。前方就是御街。顺着御街边的驰道缓缓前行。道边三步一岗。七步一哨。还有亲卫军持枪挽弓。不停的来回巡逻。没有闲杂人等。巡逻的亲卫军虽不认识史天泽。但却认的郑奇。即便不认识郑奇。也认的他紫色常服右领上的两颗金星。过往的巡逻什伍纷纷齐整的行礼。郑奇倒是威风八面。
“郑元帅来的有些晚啊!”一个胸甲上镶着一颗银星的亲卫军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神仙超市
都市女秘书
我在无限轮回界当司机
仙权神座
穿越后加错点怎么办
全网黑后我靠放飞自我圈粉了
抗日之幸存者
宸后
第一萌婚:冥王老公宠顽妻
影帝是我前男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