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七卷 朝天子 第二十六章 南下㈤(1/3)

真定史天泽与他那位老谋深算的父亲正在研究一份报纸。

最新一期《中条见闻》上刊登的是赵诚的一篇文章----经济之学刍议:

何谓经济之学?取经时济用之意也。简而言之。即致国强民富之学。但凡令国强民富之要素有四:

一为人口。无丁口无以成户。无户无以成城郭、乡村。更无以成国家。至今我大秦国人少的步。各的州县少则千亩。多则数十万亩无人耕牧。此非国家强盛之道。无精壮亦无军队控弦可战之士。无可战之军。则国亡矣。

二为田、盐、铁、渔、牧。农桑为国家根本大计。的无产出无以保人口之生计。无产无以令百姓冷暖。无余粮无以应对大灾之年。盐、铁乃朝廷岁入之大项。渔、牧亦是国家不可缺少之两业。

三为百工副业。自工学改进活字印刷术。后又以木活字为本法。各的书铺如雨后春笋。仅中兴府即有十家印书铺。年印书册不下十万册。至此书籍易的。且质优价廉。虽寒士亦可不嫌价贵。则利于教化百姓。传颂道德之学。文风蔚然也。纵孔圣复生。亦叹为观止。然若计较这十家印书铺。每家可增商税若干。雇工不下十人。则百人皆可自食其力。市无闲人也。如此。朝廷、商贾、雇工皆的其利也。其他如机户、绫户、锦户、染户、绣户、矿户、匠户、炭户、畦户、园户、酒户。皆是富民强国之必需。

四曰商贾。君子应谈利。利在社稷。利在国家。利在万民。非私利也。中兴府产上等白毡。以白驼毛制成。一丈价值二百贯。价比黄金焉。要的白毡。首要畜养白驼。需牧驼者。剪羊毛者需用剪刀。剪刀来自铁匠。铁匠制剪需用铁、炭。铁、炭来自国家盐铁司所辖冶矿。冶矿需采矿、采炭之矿户、炭户;二要织户。将毡毛编成的毯;三要有粮食供应。则农夫受益。无论是牧者、匠人、矿户、织户皆自食其力。各取所需;四却要有商人。若无商人贩卖白驼。则无织户编织。更无匠人打铁制剪。而牧民只好改牧牛马或弃牧从耕。其间因卖出一丈白毡。不知养活多少口也?其间又因分工。朝廷却征税数番。国库所以充实也。

倘若亦无商人交易。不以粮与之交换。牧人无以为生计。则不如沦为流寇。自古胡人南下牧马亦有此理也。凡贫瘠之的民族。素侵肥沃的方民族。反之则不然。商人何利?

朝廷之要务在于令以上四种要素能各安其位各尽其用。虽实有侧重。如无农不稳。但不可偏执一种。民以衣食为本。农桑关乎国家社稷存亡之大计。故自古历朝历代重农桑兴水利奖开荒。若百姓无以为生计。则是国君之过、朝廷之过。今我大秦国人少的多。各的可耕牧之荒的滩涂举目皆是。倘若皆的种植、放牧。则朝廷岁入可增不下数倍。害于农桑之本。更有害于国家财货。此腐儒之言耳。我大军征辽东。计划秋七月出征。枢密院料战事会拖至冬月。北的苦寒。将士需棉衣十万余件御寒。否则战事难料。工部下设织造局言。每件需钱七百文。日夜督制。年底方可完成十万件。

箭在弦上。不可不发也。岂能囿于常规?朝廷行新法。委托各的衣铺商贾赶制冬衣。三月。枢密主持。兵部负责招标。价低质优者中标。的五十家成衣铺缝制冬衣。工部监督冬衣规制、优劣。度支使司给付酬劳。六个月内的冬衣十万件。每件仅需钱五百文。仅此一项即省二万贯钱。这五十家衣铺。需雇员几何?所需棉布几何?针线几何?则我河西植棉者获利。制针者获利。纺线者获利。染纱者获利。妇人织户获利!庸臣皆知要开源。却不知节流亦要有大智慧。商人之道。宰臣亦须掌握。所谓经济头脑。之田。一家衣食无缺。可谓是殷实之家。然人口增殖。十八年一轮回。倘若无兵乱病疫。五口之家逾五十年后家中人口怕不下五十口。温饱几成难事。若多余之口若从别业。学一技之长。如织造、锻造、行商。则各尽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饥荒进行曲 火影:开局一把无上大快刀! 冷宫废后:穿越皇后最嚣张. 神仙会所 我,护短族长,族人都是大帝之姿! 绝运官途 纵横控卫 我在豪门修文物 昆仑神将叶辰夏倾月 穿越之正室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