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新手成神之路4(4/5)

是因为人物之间的对比。在《射雕英雄传》中,丘处机不过是个二流高手,在他之上,无论是东邪西毒,还是郭靖裘千仞,和他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的。而在《天龙八部》中,段誉尽管武功时灵时不灵,但至少灵光的时候,他完全有实力与任何一位一流高手一争高下。正是这些虚拟人物之间的对比,给了读者强烈的印象,丘处机武功平平,段誉实力超群。

提到东邪西毒,我们的第一个印象几乎都是强大。尽管在书中,这两人也没真正表演过多少单掌碎石之类的绝技,但他们武功的强劲,却已经深深地刻在了我们的脑海中。相比之下,一些新手作者写的武侠,尽管让主角吼得声嘶力竭,尽管让主角如街头艺人一般卖力表演,但他们的强,读者却始终打了个问号,对于他们,终究还是不如东邪西毒那样令人放心。这些作品的差距,到底是在哪儿?

我认为,差距不是在对天下第一高手的刻画上,而是在于对武林二三流高手的描述上。当一部作品成功刻画了江南七怪这样的普通高手后,当他们的形象已经深入读者脑海后,紧接着出现的全真七子、铁尸铜尸、武林四绝,这些一个比一个强的高手,形成稳固的对比基础。在这样的基础下,金庸要突出黄药师的强,根本就不用去描写黄药师上树上房如何潇洒、拔树碎石如何轻松,只要用之前高手,比如丘处机的一句崇敬的言语,或者一个如临大敌的表情,就足以让读者接受黄药师的强了。

无论是武侠小说,还是其它类型的小说,但凡是成功的商业化作品,我们都能或多或少的找到这些对比的痕迹。一般来说,各种鲜明的对比越强,作品的吸引力也就越大。

日本的动漫大作《棋魂》,就给了我们很好的示范。在《棋魂》中,主角是个连围棋规则都不懂的门外汉,但附体在他身上的灵魂,却是曾经天皇的围棋老师、曾经的围棋界第一高手。这种强烈的反差,就给了读者很大的期待。在这个灵魂的教导下,主角究竟会有多大的成长空间?

事实上,《棋魂》中的对比不仅在此。比如,当主角学到点皮毛,自己出手时,他是个完完全全的弱者;而若是他听从灵魂的指挥,让灵魂来出招时,他就是个超一流高手。这样,就会形成围棋初学者认为主角很弱,对他不屑一顾,而一些顶级职业高手却完全被主角的实力所折服,对他惊为天人的强烈反差,而当那些初学者和职业高手有机会聚在一起时,戏剧性的场面自然而然就出现了。

《棋魂》的这种对比模式,完全可以扩展开来,应用到各种类型的小说中。比如写武侠的话,也可以设计这么一个故事,一个昔日的天下第一,死后灵魂不灭,最后附体在一个去某门派拜师求艺的少年身上。这少年本身半点武功基础都没有,但附在他身上的灵魂却是个武学宗师,这样,强烈的对比就行成了,之后的故事,也很容易发展出来了。比如少年武功的快速进步、偶尔显露的武学天才、一招半式的发威、旁人对少年武功高低的迷惑……这些,都可以成为很强的卖点。

当然,在写作中,造成对比的方式千千万万,不限于这么一种。相比之下,近年兴起的转世重生、灵魂附体一类题材,更容易体现出对比来,尤其是关于主角自身的对比。这类作品,主角要么是灵魂换到了别人身上,要么是换到了多年前的自己身上,但不管怎么样,主角拥有的这个身体,身体中存在的思想、知识、技能等等,会有非常明显的改变,重生前后,形成强烈的对比。

比如最近上架的一本新作,写的是一个年高德邵的少林方丈,重生到异世界,成了一个臭名昭著的花花公子,这样,除了传统的武力对比,也就是少林方丈武学功底的深厚与花花公子的不学无术的对比之外,还体现了道德观念上的对比,少林方丈严守清规戒律,人品端方,而花花公子却作恶多端,人品低劣,两方面一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武炼神兵 无敌杀手俏总裁 都叛出宗门了,谁还惯着你啊 捡了个天庭 大明锦衣 回眸一笑:阎王的逍遥王妃 绝色邻居爱上我 特种荣耀:最强天赋系统 本神还没死呢! 盛世华年(胤礽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