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高手详解剧本与小说写作流程3(2/11)

锅粥,其实每个人物每条线索都清晰可见;最后抖个什么样的包袱,收个干崩利落脆……太难了!

其二,是指一部戏本身。角色众多,戏份相对平均。写一场群戏况且如此艰难,写一整部群戏,当然难上加难。

下面说的群戏,指后者。

对投资方来说,群戏天生吃亏,因为明星大腕是论集拿钱的。一集三四十场戏那么多钱,三四场戏也那么多钱。如果好几个角色分量差不多,同时出现在每一集,那几乎能要了制片人的亲命。举个例子,一部王晶监制的《八大豪侠》,那里面腕儿可不少。范李二冰冰,陆毅、陈冠希,黄秋生刘松仁,这些人的片酬加起来,基本就够每集的制作费了。可是这戏最终拍成了,也没听说制片方赔钱。怎么做到的?相应的对策是轮流上台,各领风骚。比方一共40集,甲大腕1-10,乙大腕8-18,丙大腕16-26……依此类推,虽也有重叠,但基本岔开了,分别耍。这样算下来,虽然也比单耍一两个大腕要多不少,但总的成本下来了,发行卖片的时候又很唬人(海报上那一堆大腕脑袋),能卖个好价钱。很多港台班子搞的剧很擅长这一套,大家还能举出更多的例子。

严格意义上说,《八大豪侠》之类也不能算真正的群戏。不妨回想一下电视上看到的成功电视剧,群戏有多少?排除有基础的《水浒》之类,还真凤毛麟角。可能有人会举情景喜剧的例子,比方《武林外传》,仔细想过,觉得由于形式特殊,不能按照常规连续剧考虑。

不考虑制作,仅从编剧上来说,由于戏份平均分配,留给每个人物的塑造空间就更有限。而电视剧很大程度上看的是人——两低一高的主流观众群,对复杂故事的理解力相当有限——鲜明有力的主角往往更加讨巧。石光荣,姜大牙,白景琦,李云龙,刘惠芳……

说群戏不好写,并不是群戏真的碰不得。想到说群戏,恰恰是因为看到了一部很牛逼的群戏剧本。只是想提醒那些缺乏经验的新人,就算您高数考了满分,也别想着马上就能解哥德巴赫猜想。

崩溃了。前天下午,去影视公司讨论剧本分集,回来后,直到现在,几乎没合眼。睡不着的原因,在于修改意见上。我想不通。请大家踊跃发发言,谈谈看法。

这部电视剧,故事并不复杂:1982年,一个卧底把一个毒窝端了。毒枭逃跑时,把卧底的3岁儿子挟持走了。毒枭跑得急,自己3岁的儿子没带走,被卧底收养了。25年后,卧底的儿子被毒枭培养成新一代的毒枭,而毒枭的儿子被警察培养成新一代的卧底。这是前史。看点在于,25年后,两对父子又狭路相逢了,发生很多很多的故事。

我上一稿的剧本分集,把前史捂了一半写,制造悬念。换句话,只写到毒枭挟持小孩跑了,捂住两个小孩后来的去向,然后直接过度到2007年。其中的人物关系,我是每写一集,就抖出一点。制片方本来很赞同我这做法,后来,电视台的购片方说,这么写,观众一开始会看不懂,会换台。所以,要求我在第一集的开始,就明明白白的把人物关系的底子揭开。

这里的分歧就非常的大了。我争辩说,这就好比跳脱衣舞,要一点点的脱才好,假如一秒钟就脱光了,观众看的是清楚,但是,没味道了。

制片方说,现在观众不一样了,他们想看的,就是裸女,就是光着身子出来。

我争辩说,一件件的脱衣服,脱半小时,观众被钓着胃口,就会看半小时;光着身子出来,观众一下子**了,顶多看5分钟。

最后,我胳膊拧不过大腿,答应一下子脱光。但是,因为没彻底想通,所以,很痛苦,很煎熬。想问问同学们,脱光好,还是慢慢脱好?

编剧缺什么?缺专业化水平!

一是缺乏对本行业情况的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神级狂婿 全球契约时代:开局绑定诸葛亮 喂!这是我的龙 粉黛无颜,药妃独霸疾王心 快穿之我的宿主拽上天 凰谋天下:魔帝的狂妃要逆天 阴阳榜 重生之农家小悍妇 重生后乔小姐运气超级好 蛮小强新书高手下山祸害师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