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283章 商讨合作(2/2)

>

三星,德州仪器,英特尔,便是这种模式的代表。

三种模式,优劣暂且不说,反正,能做。

这样就好办了。

能做,代表拿下订单的希望很大,顶多就是小范围的进行一些技术调整。

而这种订单,利润,是远高于手机卡,卡的。

接下来要考虑的,就是产能,价格。

价格没说,但是产能,已经有基本要求,那就是,每月不低于一百万枚。

在这个基础之上,越多越好,最好每月能有两百万,甚至三百万。

这是一个很让人兴奋的消息。

每月不低于一百万,那就算一枚芯片赚十块钱,一个月,也有一千万的利润。

要是两百万,三百万……

那太美了,那小日子,绝对顿顿有肉,吃到腻。

却也很让人发愁。

原因很简单,产能不足,一百万可能没问题,努努力,能办到,可两百万,三百万……

皇上,臣妾办不到啊!

便是这样一种情况下,转天,拟合作双方,一同在会议室落座。

先看设计方案。

陈远没着急。

胡启也没着急。

一直等到己方技术骨干看完,胡启才开口问道:“怎么样,技术上有没有问题?”

负责人摇头:“没问题,整个方案,对于工艺的要求并不高,咱们完全有能力胜任。”

这就是代工厂。

代工厂只负责做,至于方案如何,做出来的东西到底能不能达到设计要求,满足使用,那是设计方的事。

然后,每个代工厂,都有绝对的义务,为芯片设计方案保密。

胡启这会也松了口气,转而问道:“那你预计,多长时间能拿到样片?”

“快的话,两个月就差不多了。”负责人答道,没说的是,不保证能用。

事实上,这也是行业常态。

样片,就是试生产做出的样品,这个试生产的过程,便是俗称的流片。

流片成功,则意味着,性能达到设计要求,量产可以迅速展开,很快就能拿到批量制作的成品芯片。

反之,那就是设计有问题,得修改,重新流片。

关于这个事,行业里也有说法,那就是,流片失败很正常,但你要老失败,那公司迟早关门。

因为流片的成本很高。

越高的工艺节点,成本越高。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在芯片设计完成之后,正式联系代工厂流片之前,模拟的仿真测试很重要。

通过专业软件,进行电脑端的模拟仿真测试,可以有效的发现设计缺陷,及时修正,从而保证流片成功率。

这些问题,原本陈远也不懂,现在倒是不那么小白了。

可即便如此,他还是没想到,流片需要的时间那么长,居然要两个月以上。

如此,也难怪说流片跟流产差不多,不是你想流就能流的,两次流片之间的时间间隔,动则半年以上。

这也愈发凸显设计水平和模拟仿真的重要性,否则,多流个几次,等成品出来,直接都落后了。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