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22、第九章荒冢(四)(2/3)

光映在每个人面上,明灭不定,显得分外诡异。

火堆旁,忽陷入死一般的寂静中。

赵破奴惊愕万分地盯着霍去病,嘴半张着,一时却发不出声来。

霍去病面无表情,径自怔住……

不知自己说错什么的高不识呆愣住。

缔素被赵破奴一脸见鬼的表情吓着,悄悄挨近子青。子青仍静静低头在地上划拉着,对周遭恍若未闻。

半晌,高不识忍不住道:“怎么了?将军,你们认得他?”

“……”赵破奴指了指林中,干哑着嗓子道:“这里面有个坟,好像就是秦鼎。”

高不识也是一惊:“他死了?!”

霍去病静静道:“里头是有个坟,写着墨门秦鼎,不知道是不是你说的这个人。”他说话时,目光似不经意落在子青身上,只是后者深垂着头,根本看不见任何表情。

“墨门……”高不识恍然大悟,“原来他是墨家的人,难怪守城时有那么多花样,难怪难怪!他的坟在何处?我想去看一眼。”

“我带你去。”

霍去病丢下烤鱼,自火堆中捡了几根粗些的树枝权当做火把来用,领着高不识往林中去。赵破奴不想去,又不想被他们笑话,纠结后还是觉得跟着去要好些。缔素本就十分好奇,忙不迭地跟了上去。

火堆旁,仅剩下子青一人,长长的影子映在身后,与树影相交叠。

风过时,树影轻摆,仿佛一只巨大的手在温柔地抚摸着她的头发。

终于,忍了许久的一滴泪水缓缓自她脸庞滑落,迅速渗入草丛中,再难寻踪迹。

高不识立在坟前,按匈奴人的礼节,恭恭敬敬行了礼。

“这坟少说也荒了有五、六年。”赵破奴看木牌斑驳,周遭杂草丛生,叹口气道。

“我再未听说过他的音讯,却没料到他却在此地。”高不识甚是遗憾,“他年纪也不过三、四十岁,功夫又好,怎得会如此英年早逝,唉……”

缔素缩在众人身后,打量着孤坟,见平平无奇,而木牌上的字他也仅认得一个“门”字,顿觉无趣得很,悄悄往后退去。

霍去病转头略扫,方才发觉子青并未跟来,心下微有些纳闷。待高不识与赵破奴各自唏嘘过后,众人便复转回去,还未出林中,他便已看见少年孤身坐在火堆旁,静静地添着树枝。

“你怎么没去?”他貌似随意地在子青旁边坐下。

不惯与他如此接近,子青略退远些,才有礼道:“林间有风,怕走了火,所以卑职留下来看着火堆。”

缔素挨着她坐下,朝她道:“没什么好看的,就是处野坟,前面竖了一个木牌牌,哪里有一点气派,连平头百姓的坟还不如呢。”

低低“哦”了一声,子青没做声。

霍去病在旁听得清楚,淡淡道:“墨家节用节葬,本就反对厚葬久丧,若此地是个大冢,岂不就是墨家人欺世盗名。

对于墨家学说,缔素并不是很明白,此时听得似懂非懂,自然是不敢去问霍去病,便附耳问子青:“什么叫节用?”

子青尽量简短道:“就是说,吃穿用度都不必讲究,食能果腹,衣能御寒便足矣。”

“那活着也太没意思了,”缔素直撇嘴,很不以为然。

赵破奴听见,笑问道:“那你倒说说,活着是为了什么?”

缔素理直气壮道:“身为男儿,自然是要建功立业。”

“人小志气不小,”高不识笑道,“那你建功立业之后呢?”

缔素笑得有些腼腆:“……我想在长安城里买座大宅子,再买上一大堆奴仆来伺候我,作好吃的,烤全羊……”

“再娶上几个漂亮姑娘,是不是?”赵破奴探身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