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671章 曹操称霸兖州的天命所归(2/3)

万黄巾军的,但他不会在刘岱还活着时主动救援,只有刘岱身死,他曹孟德才有机会成为一方霸主,所以,即便刘岱没有死在城外,即便逃回昌邑,曹孟德也一定会坐视昌邑城破!”

别人或许会轻视曹操,董虎不会,他绝对相信曹操一定会等,等兖州牧刘岱战败身死的那一刻……

“十万鹿肠山黑山军侵入东郡,曹操带兵进入兖州剿贼,事实上算是兖州邀请的曹操,继而曹操成了兖州东郡太守。”

“一者曹操是刘岱邀请过来的客人,二者曹操是刘岱手下太守,若刘岱不死,曹操就别想崛起,若他敢造反杀刘岱,他曹操的名声也彻底完了,袁绍能凭借袁家数代积累下来的名声霸占了冀州,曹操有这个名望吗?”

“没有!”

“若刘岱不任命曹操为东郡太守,曹操就只是一介平民!”

“曹操在荥阳之战惨败,在开封之战也惨败而逃,他并未在战场上证明自己的能力,各路诸侯对他的能力是有怀疑的,刘岱让他做东郡太守,他曹操若回头干掉了刘岱,名声也彻底完了。”

“所以,刘岱活着,他曹操永远都无出头之日,除非刘岱身死!”

董虎皱眉道:“刘岱身死后,他的弟弟刘繇是可以继承刘岱的州牧的,但大丫你应该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刘姓宗室与各大家族事实上是竞争关系。”

“刘姓宗室仅仅只是出生在刘家,他们就可以封侯,而各大家族想封侯就要凭借自身本事,天下土地就这么多,刘姓子孙若是不断扩张,其他家族如何获得土地、食邑?所以呢,各大家族在面临刘姓宗室时,都会本能的去打压。”

“刘岱和各路造反的诸侯们都是叔父活着时任命的,无论他们认不认可叔父,叔父也是代表了朝廷,他们也都无一例外的利用叔父的任命在初期站住了脚,但之后袁绍坏了规矩,由渤海郡太守取代了冀州牧韩馥,刘岱身死后,那就不再是原有的规矩所能限制得了。”

董虎拿起大丫送过来的信件,指向“鲍信”的名字。

“刘岱死后,能否成为兖州牧的关键是兖州各郡实权太守的认可,兖州有陈留、东郡、东平、任城、泰山、济北、山阳、济阴八郡国。”

“自去岁青州黄巾军造反时,就是自泰山郡北上的渤海郡,被公孙瓒击败后,不得不重新回头肆虐青州、兖州北部,也就是说,泰山、济北、东平、任城四郡太守要么被杀,要么被无数黄巾军堵在城内出不来,要么如济北相鲍信逃离济北国。”

“所以在刘岱死后,泰山郡太守、任城国相、东平国相的态度不用考虑,他们不是身死,就是被堵在郡治内出不来,陈留郡太守刘胜的态度更不用考虑,除了这些人外还有哪些人?”

“逃入昌邑的济北相鲍信、济阴郡太守张邈与曹操是好友,山阳郡太守袁遗是袁家人,当日鹿肠山黑山军杀入东郡时,就是袁绍荐举曹操救援的东郡,袁遗是不会反对曹操担任兖州牧的。”

董虎摇了摇头。

“兖州八个郡国,刘岱死后,真正有话语权的只有四郡太守,即济北相鲍信、东郡太守曹操、山阳太守袁遗、济阴郡太守张邈。”

“自光武帝罢去郡国都尉后,一郡太守就掌握了‘军政民律’所有大权,几若于一个独立王国,所以在袁绍抢了冀州牧,坏了规矩后,谁能成为兖州牧,就必须要获得境内太守们的支持,否则……州牧只是一个笑话!”

“除了鲍信、张邈与曹操关系亲密之外,还有就是鲍信逃离了济北国,他的逃离也就意味着他鲍信已经失去了权利的根基,若想继续成为一方诸侯,就必须借助新任兖州牧的支持,与此同时,张邈虽然在清流党人有着很高的威望,但他与袁绍袁家有很大矛盾,袁遗就很难开口支持张邈上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