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37章(2/5)

子是从两岁多开始习字。”

得了,人家这才真是童子功呢。县官已经不想再问,你两岁的时候能拿得住笔、腕子受不受得了了。说不定人家荣国府就有不传之秘呢?没见一个大爷已经任职翰林院,现在两房的两位二爷,一起回金陵应考来了?

与教喻对视了一眼,两人一起回到了正厅坐下,教喻才叹了口气:“难怪这样小小的年纪就敢来应考。世家大族,果然名下无虚。”

县官也点头:“他这份卷子,我倒是起了收藏之心。此子就算是不以科举为业,只凭这字,将来也可成大家。”

教喻一笑:“我自是不敢与大人相争,只好等那孩子将来拜老师的时候,让他泼墨一幅了。”

县官道:“刚才你可看过了?这个不是玩笑的。”

教喻一乐:“这是自然。出了事情,我身上的不是更多些。”

县官听了也就是一笑,不再说别的,心里却暗暗算计着,怎么与这荣国府的两位少爷搭上线。不过这才不算什么难事,若是二人得中,总得来拜见一下自己这位座师。

别看教喻才是明正言顺的座师,可是世家子弟哪个不知道,教喻在官场上是走不远的。真正能得了助力的,还得看自己这位县官大人。想到此,县官心下暗喜,只盼着那贾宝玉如他的文章一样通透,倒把贾琏给忽略过了。

五场皆过,贾琏与宝玉才算是松下一口气来。谭先生也在他们歇了两天之后,露了金面,将手里记得密密麻麻的纸递给贾琏。

贾琏开始还不知道这是什么,面色很平静。等看到那纸上记得东西,哪儿还能淡定得起来?上面记得都是这守着老宅的下人,怎么伙同贾家族人,与金陵县官还有知府走门路,欺压良善,低买田地之事。也有几桩,赫然是关说官司之事,让贾琏想平心静气都难。

“先生查到的这些,可都有实证?”贾琏半晌才问道。

宝玉虽然觉得这话问得有些多余,可是也知道若是没有明证,这些看老宅的都是贾母当年看好的人,就是贾琏也不好自己就处置了的。

谭先生点了点头:“当日里你说让我看看老宅的奴才可还守规矩,我还当你是多心了。谁知道这样的事情,对他们来说竟然是家常便饭一般。连遮掩都不愿意遮掩一下。走到街上问个人,都能说出一二来。即是二爷来了这里,为了府上的名声计,还是早些处置了的好。”

道理贾琏自是懂的,可是让他出手处置了老太□□排的人,他还是有些底气不足。宝玉见他犹豫,向他道:“这样作死的奴才,就是老太太知道了,也不会放过。二哥哥想想原来的赖嬷嬷就知道了。”

提起曾经在荣国府里,除了老爷、太太们,把自己这个做二爷的都不大放在眼里的赖家,贾琏果然意动,向谭先生道:“只是这些奴才怕是都连成了一气。若是我这里收拾他们的话,万一……”

不是贾琏胆小,这奴才害主的事儿,也不是从来没有发生过。他与宝玉连小厮带长随才带了不到二十个人,可是这看老宅的下人连上管着庄子祭田的,足有三四十人,再加上他们的家人,可不是区区二十来个人能对付得了的。

谭先生微微一笑:“二爷发现守老宅的奴才多行不法,想着要替百姓除害,这是好事。即是不法之徒,自是应该由着官府处置才好。”

贾琏听了,还是摇头:“这上面可都记着了,这些奴才与官府也是多有勾连的。”

谭先生仍是笑微微地道:“官府为何要与这些奴才勾连?还不是看着他们是荣国府的奴才?现在二爷这位正经主子在,谁还放着正经主子不结交,倒向着几个奴才?”

这才是见事明理之人。宝玉心里服气,圆溜溜的眼睛眨也不眨地看着贾琏,好象在说,二哥哥不管你说什么,我都与你一起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