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61章(2/3)

凭什么是咱们出府,我就算了,从来也不是那牌名上的人,可你可是府里正经的主子。这府里的东西,也有你一份。”

又来了。贾环连吐槽都免了,直接给她讲道理:“你看这京里多少高门大户,哪家不是早早把庶子分出去单过的。就是学里的太爷,何尝不是在府里长大的,还不是一样自立了门户。”

“可你不一样。学里太爷那一辈,兄弟就有十来个,府里住不开了,才不得不分。可是老爷现在只你和宝玉两个。你看大老爷和老爷,不就一起好好地住了几十年了。”

什么叫好好地一起住了几十年?都恨不得你我,我吃了你了!贾环只能问:“姨娘觉得,咱们二房和大房,很和气吗?老爷和大老爷,可还是一母同胞呢。”

这一点赵姨娘不是不知道,只是心里还抱着些奢望罢了:二老爷都能越过大老爷成了府上实际的主人,她的环儿为什么不能越过宝玉那个不知世事的去。

不过现在儿子点醒了她:二太太还在着呢,又不是老太太那个偏心得没边的。而且她的环儿,可不是二太太偏心了多年的小儿子!所以她的奢望,也只能是奢望,就没有能实现的那一天。

想明白了,也就把儿子的话听进去了,可是新的烦难又摆在了眼前:“可是府里当家的是太太,她能让你舅舅赎身吗?”

贾环快让赵姨娘给气乐了:你是个姨娘,不知道姨娘最大的依仗不是太太,而是老爷吗?太太不能同意,可是你和老爷嗯嗯啊啊的时候,他能同意呀!

就算是亲儿子,也不能把话说得那么直白,只好对着赵姨娘道:“姨娘可以和老爷说,我一天比一天大了,也得有些体面才是。可是赵家在府里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不光是怕失了我的体面,也怕他们借着我的名头,在府里不服管事们调度。不如将他们放出府去。这样说不定老爷看姨娘如此为府上打算,还能给些安家银子。”

有了上一世的经历,贾环太知道银子的重要性了,给什么都不如直接给银子来得实在。所以他才会和赵姨娘提起老爷给安家银子的事。他提了,要是自己的便宜老子不给,赵姨娘也会自己开口讨要的。

别说什么贾政是个文人,口不言钱、词不提利,说他没有私房银子,贾环才不相信呢。不说别的,就说贾政的俸禄,遍观原著,贾环都没发现他上交给公中过。而做为贾政唯二的两个姨娘之一,还是比较得宠的一个,赵姨娘自然应该替贾政花些私房,才对得起他的宠爱不是。

贾环发现,在红楼的世界里,说曹操曹操就到的现象,十分普遍。也许是因为这本身就是一个故事的世界的缘故。这不,没等他再教赵姨娘如何多地替自己便宜老子花私房,门外的小吉祥已经给老爷请安了。

屋子里的两母子对视了一眼,双双站了起来,接到了门口,都给贾政问好:“老爷。”

贾政以现自己的小儿子也在,本来有些笑意的脸,马上板得平平的:“做孽的畜生,这个光景了,还不回去温书,只管胡混。学里的功课可做完了?”

贾环可没有原主那对贾政的天然畏惧,他对着贾政笑了一下:“儿子是特意等老爷的。”所以你就算是欲求不满,也不用一见面就骂人。

贾政显然没想到,一惯见了自己象见了猫的老鼠一样的庶子,今天竟然敢跟自己嘻皮笑脸起来。可惜贾政脸上没有孩子与自己亲近的高兴,反而更阴下来:“什么事?可是又在学里惹事了?”

贾二老爷,这习惯性批评,就那么深入人心吗?难怪原主的遗愿里头,您老人家一丝位置都没有。不过他还是小心地回答道:“回老爷的话,因太太让我抄经,我才发现自己的字太过一般。所以想求老爷赏本字帖。”

要字帖。这又是贾政没想到的——他的这个庶子,平日只知道嫉妒嫡兄、不求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