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三七四 来自并州的挑战(1/2)

话说董卓得了雒阳,十万大军屯驻城外,每日进出身边都带着三千铁甲马军,纵横街市,百姓惶惶不安。

“哼,这董卓私纵兵马横行雒阳,必是心怀异志。”

在一家酒楼的二楼临街窗位上,两个年轻人正对面而坐,其中一人身材伟岸,一件金丝黄底青花袍尽衬一身儒雅之气,正是尚书丞袁绍袁本初;而在袁绍对面的,则是一个四十许岁,身量高挺,脸上充满着阳刚正气的男人,他是鲍信,现任西园军后军校尉。

鲍信自幼受儒家教义熏陶,为人正气心怀大义,眼见近段时日董卓所行跋扈,朝堂之上专行独断,那不臣之心已是表露无遗。好不容易新帝登基,一心整襄朝政,罢免了十常侍,又得了大司马支持,汉朝中兴似乎就在眼前,却不料这时候又杀出一个虎狼之臣的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汉王朝的前景一下子又变得扑朔迷离起来,想到这里,鲍信心下不觉忧心忡忡。

只是鲍信也知道自己势单力薄,要对付董卓无异于螳臂当车,所以今日他请来袁绍,便是想要联合袁家,出手除掉董卓。袁家四世三公,是天下有数的门阀世家,势力庞大,就是连雒阳城那上不得台面的暗地里,他们的势力也是不可小视,只要能得袁家相助,对付董卓那就有把握多了。

只是鲍信却没有发现,此时对面袁绍的表情那叫一个木然,显是对于鲍信所提建议没有丝毫兴趣。

“允诚,新帝登基不久,当以理事为主,不可轻动刀兵。”

等到鲍信说完,袁绍便不咸不淡地回了一句,意思也很明显,那就是他不会参与鲍信的计划友上传)

眼见袁绍的表态,鲍信心底就是一寒,可是却并未轻易放弃,他依然试图劝服袁绍支持他的计划:“先前河内传来消息,言是并州刺史丁原挥兵司隶,初阵大败西凉军。董卓为此大为紧张,已经有意调动大军北上,只留下原大将军辖下五营和南军等新降之军守卫雒阳。此些降军新近归顺董卓,其心未收,仍向朝廷,若是能稍加点拨,便可成为我等助力,帮擒董卓。此实乃天赐良机,我等切不可错过。”

任凭鲍信如何劝说,袁绍只是不答,如此做派,他心中所想鲍信已是很清楚了,当下心底冰凉。

过了半响,鲍信一声冷哼,起身拂袖便走,他实在是不想再多面对这沽名钓誉的伪君子哪怕片刻时间了。

“鲍家虽非豪门大族,其势力在泰山一地亦非小可,你如此决裂于鲍信,没关系吗?”

在鲍信踏出酒家的同时,许攸便也从一旁的角落里站起身来,坐到了袁绍身旁。

“留一个看不清天下大势的人在身边,那只会带来麻烦。”

对于袁绍的理由,许攸只是不置可否地一笑,然后便开始自斟自饮起来。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倚在窗前栏杆上,喝下一杯酒后,袁绍喃喃自语着,眼中闪过一阵莫名的光辉。

当天下午,鲍信就带着手下手下六百人马离开了雒阳,他是光明正大地走的,借口也只是随意地扯了一个剿贼,也不等朝廷回复,就自顾带着人马出了雒阳,往家乡泰山郡去了。

董卓对此是毫不在意,区区六百人马他还不放在眼里,倒是李儒动过出兵截杀鲍信的念头,毕竟让一个还算有号召力的世家家主脱离自己的掌控,李儒就感到这是一个危险的萌芽,需要扼杀在摇篮里。

只不过丁原在河内连战连捷,打得西凉军一退再退,董卓必须要把西凉军大半兵马都派上前线,方才稳住了战线。如此一来,李儒便放弃了截杀鲍信的想法,因为他实在不放心让一群刚刚投靠过来,心思不在自己这方的军队出手,担心这样只是白给对方送人,因此鲍信便逃过了一劫,安然返回了泰山郡。

注意力从微不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