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五一七(1/2)

天是灰的,地是白的,入眼的尽是这片让人生厌有畏惧的灰白。

“距敌五里,主公有令,各军原地结阵戒备,等候命令!”

五里,在这大雪里,赵云连五里外都看不清楚,就是鹰在这雪中都无法起飞,或者说是不敢飞,看不清楚要如何打仗?于是,斥候在这个时候显得尤为重要。只是雪太大,斥候们拼死,也只能带回只言片语,敌人的全貌依然隐在风雪之中,扑朔迷离。

雪太大,撑不起帐篷,打伞更是无用,于是士兵们只能围护在荀攸和田丰的周围,用血肉之躯艰难地为他遮挡着风雪,让他们能安心地听取斥候的回报。

人丛中,十数个谋士文吏手捧竹简绢帛,肃立在两大谋士的身后,他们只是静静地在记录,因为那两人正在表演,表演出他们身为顶级谋士的价值。

“子龙,右方高句丽人方阵为七,兵力不明,敌人阵势依山摆列,前五后二,旁有树林,无法探知其中有否伏兵,右翼慎防攻击太过。”送走了第十七个斥候,不用地图,不用记录,也不用别人参谋,敌人右翼的情报已是全数在荀攸的脑中成形。

“主公,前方高句丽人兵分三路,居中一路两千,左边一路一千,还有右边一路也是一千,敌军中路薄弱。”听取了第十三个斥候的报告,不过掐指一算,敌军中路在田丰面前马上无所遁形。

“左方敌人大军居高临下,阵势长三里,宽一里半,阵势厚重,应是敌人主力,大雪天弓箭攻击无力,进军时只需小心滚木一类杂物。”

“中路敌军背水列阵,不可从中路直进。”

……

渐渐地,敌人的模样在赵云的脑中越来越清晰,仿佛就是他亲眼所见一般。

最后,所有的斥候都回来了,所有的情报也都被荀攸和田丰记入了脑里,然后两人略略一合计,结果……

“第一波斥候回报有误,敌军兵力不是三万,而是至少五万,主力三万布置在我方左翼三里外高地,敌军中路五千兵马背水立寨,右翼七营兵马中前五营都是哨戒,后两营是敌军后手用以坚守。敌军兵力全部部署我军面前,没有伏兵。”

“我军只有不到三万,一路来损耗他们如此多人马,想不到高句丽的人还是比我们还多啊。”轻松地一笑,赵云混没把那两万多的兵力差距放在眼里。

“王稚出海说过,有糜家的海图相助,探索航道最多只需一年,如今已是十一月末,大雪封路,等来年冰雪消融再赶回去就是二月了。王稚是三月走的,也就是说,回到襄平我还能再休整十天。然后,就是和袁绍的大战了。”赵云的眼光已经不只是放在眼前的敌人身上了,他如今想的更多的还是和袁绍的战事。

“我们粮草还能撑多久?”

一路上管理粮草的是田丰,听得赵云询问,他是马上回答道:“最多五天。”

“还有五天……应该要入城补给了,只是高句丽穷困,不知丸都城可有足够粮草供应我等大军?”

“能聚起五万人马,甚至还做好了退守的准备,丸都城中想必粮草丰足。只要歼灭了对面的五万大军,粮食不成问题。”话语间,荀攸显得对敌人不屑一顾。

“不可。”意外的,赵云对于对面的敌人,似乎没有要打的意思?“若是全歼敌人,我们和高句丽的仇就太深了,将来如何平息?”

“不打又要如何?”

“让之前投降的高句丽人上。”

“以民做盾?”这不是只会让高句丽人更加憎恨自己吗?这和刚刚说的可不一样啊。子龙心里到底在做什么打算?

“好计!四面楚歌!”荀攸正自不解,一旁的田丰倒是眼中精光闪过。

“不,是四面欢歌。”

…………

对面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