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后记(2/4)

的内容。”正是因为这个对自己提出来的要求,使我遇到了第一个大的瓶颈,可是反过来,这也促使我不断地去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描述和表达。于是,经历了一番煎熬之后,我开始在讲故事的手法上尝试改变,终于有了那种被笔下人物牵着走的奇妙感觉。接下来的第四、第五、第六三卷,写的不能不说是得心应手。

到了第七卷,新的问题又出来了。我突然发现,之前所作的架构过于庞大,稍有不慎就会严重影响到故事的连贯性和可读性。思量再三,惟有忍痛割爱,对一些原本设定好的情节进行删减,将整部书限定在八卷的规模。这个过程同样痛苦,但是不得不这么做,由此也催发了继续创作《前传》和《后传》的念头。

由于大幅度修改提纲,使得情节急剧提速,这就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如何才能合情合理地继续下去,直至完结。请大家注意,我从第一卷就在强调“合情合理”,一直到最后都抓住这一点不放松,因为我觉得这才是一部最应该遵循的原则。脱离了“情理”的束缚,就算想象力再怎么奇妙,写出来的文字再怎么华丽,也掩饰不了经不起推敲的空洞无力。所以第七卷的瓶颈,就在于如何安排后续的情节!

为了不至于出现硬伤,我花了大约两个星期的时间,把前面六卷篇幅埋下的伏笔大致汇总到一起,然后细细梳理了一遍。想要把前文留下的悬念和谜底揭开并不难,难就难在要符合情理,既不能过于随意写到哪儿算哪儿,也不能强行着笔生搬硬套,这就需要认真思考了。我还记得,当时大致想了两种方案,一边自己衡量取舍,一边和朋友深入探讨,然后综合前后文的情节设定,总算有了一个差强人意的结果。

这一次经历告诉我,以后在架构提纲时,还应该考虑哪些方面,而不是一味地追求精彩的段落。这个教训异常深刻,当然,也非常的有用!

正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无论一部,还是一部电影电视剧,大结局总是情节和情感最激烈的部分,一旦处理的不好就会影响到整个作品。尤其是像《九界》这一类架构庞大,关系复杂的长篇,结尾更加要慎之又慎。第八卷的重要性,由此可见,前面提到的重写,就是基于这个原因。

一本书写到结尾的时候,最兴奋的应该就是作者本人了,但是又难免有些惶恐不安,害怕写的不好变成败笔。一方面想尽快结束,好让自己绷紧的那根弦松弛一下,一方面又强迫自己不要着急,越到后面越应该仔细周全。这种矛盾的想法一直持续到结束,剩下的,就是静候读者的评价了!

说了多那么多题外话,还是回到本身吧!

在第八卷一开头,我就用直白简短的描述,回应了第一卷当中那个伏笔,原本是书中最大伏笔的那个山洞,在此一笔带过。没办法,由于此处的设定是穿越回上古时期,涉及到九界坍塌前的内容,实在没有篇幅交代,只能在《九界前传》中细细说明了。

接着,凤五和高庸涵定下了攻打须弥山,刺杀丹意的策略。这个策略看似激进而冒险,实际上是迫于现实的无奈之举,试问,若不是被逼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谁愿意拼命呢?丹意都敢纠集人手,大张旗鼓地挖掘万仙大阵的阵眼,还有什么事情是他不敢做的?时间拖得越久,他的实力和势力便越发强大,所以完全处于下风的高庸涵,只能出此下策。

刺杀丹意可谓是九死一生,高庸涵自然要在之前了却心愿,于是毅然进入地府,寻找叶帆和审香妍。在第八卷被放弃的那十几万字中,我把叶帆设定成了另一个模样,结果遭到了朋友的一致反对,因为在他们心中,叶帆的形象已是牢不可摧。没办法,我只能顺应大家的情感,将我原先的想法彻底抛弃,于是有了现在的叶帆。

叶帆能成为九幽神君的弟子,应该说是很不错的结局。只看九幽神君对他的器重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