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九章 风波过后(上)(1/3)

李康猜的不错,金陵确实发生了大震荡,而这场大震荡的导火索就是他本人。

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李康被绑架的第二天,消息就传到了金陵,而且很快就传到了李璟的耳里。

起初李璟还不相信,派出了自己最得力的亲信去查探事实,当亲信向李璟回禀事情经过的时候,李璟当场发火,把自己最喜欢的一方墨砚摔得粉碎。更是处死了几个不听话的宫女和太监。

随后一道圣旨从皇宫里传出,江州九县的县令的乌纱帽顿时化作虚无,不但如此,就连皇甫晖都没能幸免,被革去了奉化军统军一职。

这仅仅是风暴的开始,李璟很快就对朝堂上的一众大臣进行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清洗。

李康的失踪是一个契机,一个李璟等待很久的契机。

李康失踪的第一天,太保兼中书令的宋齐丘被李璟放归九华山,不夺其官爵。第二天,枢密副使李征古被贬为歛州节度使,同时启用池州判官常梦锡,为户部侍郎,加谏议大夫、翰林学士。

都这样了,南唐的众百官还不明白的话,那就是傻子了,他们知道这是李璟对以宋齐丘为首的宋党一次大清洗。

可是他们没有想到,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就在第三天,冯延巳、冯延鲁两兄弟也同时被贬,削其官爵,留守金陵。孙晟擢升左仆射加同平章事。周宗作为老臣,也从侍中提升为右仆射兼同平章事。当然那些个小虾米就不用提了,被贬的贬,被升的升,被贬的当然是属于宋齐丘一党,被升的则是孙晟一党和一些中间派。

这是一场大震荡,很多靠拢宋齐丘的官员,人人自危,但是李璟还算留面子,并没有把宋党一网打尽,魏岑仍任枢密院副使,查文徽还是枢密院史。陈觉因为半年前告假回乡探亲躲过一劫,仍为光政院副使。

至此,被世人称为为祸南唐的‘五鬼’,有三人离开了政治的漩涡。

南唐皇宫,干元殿,灯火通明。

李璟伏在案上,快速的翻阅今天送上来的奏章。

一本、两本、三本,每一本都是为宋齐丘等人求情的,这种情况已经连续发生三天了。

“啪。”

李璟把一本奏章狠狠地摔在了地上,脸色涨得通红。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李璟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背着手,在殿中踱步,口中不停得念叨,脸上难掩其怒色。

这些年他放手大权,想做一个无为而治的明君,哪里想到宋齐丘等人竟然拉帮结派,结党营私,霍乱朝堂。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们竟然与皇太弟李景遂勾搭在了一起,这是李璟无法忍受的。一个是未来帝王储君,一个是朝廷重臣,两人结合起来,那是多大的一股势力,还有谁能与他们抗衡。

当初为了皇位他在父亲李昪临死前发誓,等到自己百年后要把皇位传给李景遂,兄终弟及,也算是一种妥协吧。

保大五年的时候,他为了巩固帝位,便立当时的燕王李景遂为皇太弟,确立了李景遂作为继承人的身份。

但是他真实的想法却不是这样的,当他做了几年皇帝之后,他终于懂了帝王心术,深深明白,兄终弟及的做法是一个非常愚蠢的做法。

从历史中不难发现兄终弟及这一传承的弊端,西汉景帝时期,景帝的母亲窦太后在一次宴会上逼迫景帝,让景帝死后把皇位传与她最小的儿子梁王,当时的景帝也许喝的有些醉了,当口答应了下来。本就是一个无意识的回答,却为后来梁王垂涎皇位,被逼造反,造成血流成河的惨剧。

从历史中可以看出,兄终弟及这个思想要不得。

而且这些年来,李景遂表面上装成仁义道德,一副谦谦公子,对皇位毫无垂涎,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