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61章 计划“扫楼”(2/2)

一直有的一道灵光再次浮现。

“我觉得是应该大家主动出击了,在以前我在民企做业务的时候,有个经常用的词语就是扫楼。我们物资流通行业企业都比较集中,经常是在一个特色功能区的全是相关企业。那个时候不像现在移动网络这样发达,只能靠广告和两腿一嘴进行宣传。大家都是拿着企业的宣传单,然后去商务区分楼一家一家拜访,发我们的宣传资料,然后简单跟对方交流一下,互相交换名片,合作潜力比较大的,就互相沟通一下,依靠扫楼这种方法我们当时还是积累了很多客户的,很多人现在还都保持联系。我想我们可不可以也采用这种方法进行宣传呢。”

“扫楼这个主意好,我支持志愿者去扫楼,不仅宣传到位,而且还能加强邻里之间的沟通,当面谈换物业这个事情,应该会获得更大的支持,即使不支持我们的,我们也可以加对方微信好友,再慢慢做对方思想工作。”颜玉圣兴奋地说道。

“扫楼这个思路可以,不过我觉得在小区里开展难度很大,实际推广起来估计也很辛苦。现在的城市生活,住在钢筋混凝土里,别说一个小区了,就是一个楼,甚至一层楼,都有很多人互相不认识,而对不认识的人的抵触和防备在人的心里已经根深地固了。”吴兴涵说道。

“这个问题我觉得可以这样解决,尽量让本楼志愿者参与,大家在自己楼群积极发言,相信认识他们的人会多很多。然后扫楼的人,一个老年人一个青年人组合行动,一方面老年人更容易让人接受,而年轻人也思维活跃,更便于与居民进行沟通。”陈平之说道。

“如果遇到难缠的人怎么办,比如有些业主很抵触呢?”许子坤问道。

“那就尽量做他们的思想工作了,当然如果对方很激烈,那我觉得,简单接触就可以,不能与对方纠缠。我们是去争取大家支持换物业的,而不是去扰民的,如果影响了别人的生活就不好了。”顾飞想了想说道。

“我觉得,我们还是要制作一批身份挂牌,表明志愿者的身份,让业主第一时间对敲门的人就有一个判断,尽量避免误会。”许子坤建议道。

“这个主意好,是否支持我们,是否有必要进一步交流,当业主看到我们身份标牌的时候,第一时间就会表明态度,至于那些根本不想参与的,估计门都不会开了,大家也节省一些时间。”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