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341连下两郡(2/5)

一个天大的好机会,当不能错过。”

尧君素在杨广还年青的时候,就已经跟随杨广,是杨广的晋王府贴身侍卫。后来多次参加大隋对外的征讨,累立军功,升为鹰击郎将。之后开始调入左侯卫大将军屈突通的部下,一直坐镇关陇。

就在今年,雁门之围时,他是最早率本部兵马赶到雁门勤王的。雁门解围之后,他被升任为河东副留守,并驻守雁门。尧君素向来对杨广忠心不二,此次知道杨广居然是被李渊父子所弑,他如何还肯跟着李渊父子二人。

雁门太守陈孝意平日与尧君素关系很好,对于李渊弑君也是无法接受,此时闻言也是惊动不已,不过还是有些担忧的道,“刘武周虽然成功的夺下了马邑,可他不过是一个校尉,就算现在召集了不少兵马,可皆是乌合之众。王智辨身为虎贲郎将,可是沙场悍将,如果我们冒然行事,只怕没有把握。”

尧君素摇了摇头,从怀中取出一封信激动的递给陈孝意,“陈兄,这是我昔日上司左侯卫大将军屈公的来信。他业已经归附了北京朝廷,如今正受命援救江都。”说着他轻叹了一声,“之前河北也屡次来信召我,眼下他在河北扶持皇太子即位,正是我等为朝廷效力,报效先帝之时。”

陈孝意依然担忧的道,“虽然韩破军并未谋杀先帝,可那韩破军与李渊比起来也好不到哪去,不过都是把持朝政,无视陛下皇权的乱臣罢了。我等又岂能助他,那不是助纣为虐?”

“非也,韩破军虽然把持朝政,可终究还是大隋臣子,而且当今各地皇子皇孙,说来也唯有北京的那位才是正统。如今圣天子在北京势单力弱,正是需要我等臣子前去辅佐、帮陛下重掌朝政之时。如果连你我也都放弃了,那这大隋朝又还有何希望呢?相信屈大将军与其它朝廷忠义之臣归附北京,也皆是此心吧。”

陈孝意想来想去,觉得也唯有如此了。虽然还有其它的皇子,可一来其它的皇子的情况也差不多,另外其它势力相对要弱,如果势力太弱,连一统中原都做不到,那他们就算去辅佐了又有什么用呢。想来想去,也唯有归附北京,才是一个好的办法,唯盼望最后能重让大隋天子执掌朝政,一统中原,还天下盛世。

两人议定,又召来可信之人,鹰扬郎将王行本一同商议。待得议定后,尧君素召来王辨智,“如今刘武周作乱,聚兵数万,一时锋芒。雁门虽坚城,然上次突厥围城之时多有破损,至今未及修复。如若让刘逆攻到城下,只怕到时难保。所以唯今之计,最后派出兵马赶往西陉关口,依靠天险拒敌于雁门之外。然后再派快马飞报太原,向唐王搬救兵来援,如此只要西陉关坚持的一二日,到时唐王援兵到来。即可立即反攻马邑,彻底击败刘武周,收复马邑郡。”

王智辨不疑有他,立即按计划调集了五千兵马急行军赶往西陉关口。又调鹰扬郎将王行本率一千兵马,防守马邑通往雁门的小道黄土小道。令其驻守小道东面出口土城。

待到当夜,刘武周赶到雁门边界,却于黑夜中。令手下金柯率五千人马虚张旗帜,多打火把,佯装大军。自己却是率了一万兵马飞速南下。穿越黄土小道。由土城守将王行本接应进入雁门。刘武周与王行本合兵一处,由王行本为前驱向导,一路偃旗息鼓,不打火把旗号,直绕道西陉关王智辨身后。

雁门太守陈孝意打着旗号火把来到西陉关前,言道是尧留守怕他兵马不足,特令他率兵前来增援。王智辨不疑有他,打开关门放他入关。陈孝意趁机抢夺关门。随后刘武周与王行本大军杀到,漫天放起火来。关西的刘武周部将金柯见到火起,立即率五千部下猛攻西面关城控制关中兵马。小小的西陉关再次血染黄沙。两支大军黑夜中混战起来。

王智辨虽勇悍,终究寡不敌众。又兼被陈孝意骗开了城门。战到天亮之时,渐抵挡不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云胡不喜 王爷独宠:全能王妃很逆天! 魂断双子星 正常的大乘期散修在渡劫前会做什么 我是超级富二代 浴火弃少归来陈风柳婉 重生之仙门嫡女 巨星成长之路 听说公子不近女色 斗罗之诸天抽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