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522章 楚王:梓潼不明就里,莫要多言了(2/5)

嗯,那也不对,纵然楚王驾崩,他也不能光明正大地夜宿龙床。

甄雪声音酥软和柔媚,忽而说道:“子钰,你说英儿将来长大后,是学文还是习武?”

这个时候的女人,就是喜欢将话题转到孩子的身上。

贾珩点了点头,问道:“你想让他学什么?”

“文武兼修吧,就像他爹爹一样。”甄雪柳眉弯弯如月牙儿,粲然如虹的明眸柔婉如水,声音中带着几许娇俏,说道。

贾珩道:“那也好,等大一些,我教教他。”

甄雪轻轻“嗯”了一声,靡颜腻理的脸蛋儿上笼起一层幸福和甜蜜的酡红气韵。

……

……

而就在贾珩与甄雪小别胜新婚,一诉衷肠之时,另一边儿,由内阁主持的九边裁撤计划开始如火如荼地进行。

九边兵马高达百万,兵力庞巨,每年糜费国帑无数。

蓟镇总兵手下统领十二万兵马,如今要裁撤一半,而一部分兵马将设置在沈阳卫,其次就是宣府,大同两地兵马也暂定削减三分之一。

而原本的宣府,大同两地总兵都是贾珩一手提拔的部将。

按吕绛的意思,重设卫镇,重新厘定防务,由河东巡抚、河西巡抚,绥远巡抚操持防务,算是以文官代掌兵权。

当然这种“拆庙请菩萨”的做法,就是针对贾珩的军中势力。

而这一方案无疑说动了楚王,打算设定文官巡抚管军制。

但以文制武的方案刚刚有了一些苗头,地方边将叫屈的意思的奏疏如雪花一般飘至京城,一时间,边将怨声载道,一下子吓到了中枢朝堂。

直到二月中旬,裁撤九边的计划仍未见进展,内阁方面就开始有些沉不住气。

宫苑,武英殿

殿中,诸阁臣军机济济一堂,共商国事。

而内阁首辅李瓒清颧面容上现出思忖之色,问道:“此事,卫郡王怎么看?”

“卫郡王打发人说,听凭内阁安排。”一位内阁中书面色一肃,开口道。

高仲平皱了皱眉,说道:“此事不可操之过急。”

这等事儿一个不好,就容易引起将相不和,从而导致离心离德,政局动荡。

李瓒点了点头,转眸看了吕绛一眼,问道:“吕阁老,你怎么看?”

吕绛浓眉之下,目光就有几许躲闪之意,说道:“元辅,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李瓒转而又提起一事,说道:“海关税警筹建事宜,圣上已经答应,由林阁老派人操持。”

如今内阁五人当中,林如海权力最小,更像是事务性官僚。

如今让林如海操持此事,更像是内阁对先前裁撤九边一事闹出后续影响做出的抚慰。

林如海拱手应是,算是应允下来。

李瓒又顺势道:“日本方面的总督穆胜上疏,要求在山东、辽东等地广设海港,开海通商,林阁老也一并操持钞关衙司设置事宜。”

林如海拱手称是。

吕绛接过话头儿,道:“元辅,倭国方面,朝廷派兵马常年驻守,每年耗费国帑繁多,是否有驻军之必要?”

齐昆接过话头儿,说道:“吕阁老,日本方面的驻军军费是由日本方面出资,不占朝廷饷银。”

吕绛一时语塞,面上现出一抹不自然之色,转而又道:“大军远驻于外,兵卒军将多有思乡之情,长此以往,恐生变故,窃以为该撤军回京,还是撤军回京。”

李瓒道:“先前卫郡王曾上过奏疏,不使倭国为患,对倭夷的辖制在重中之中,至于驻外兵将,定期轮戍。”

当初贾珩在平定日本时,对崇平帝的奏疏,《上奏安平倭岛之奏章》中,就提及海贸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