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8章 县城乱被围堵的客栈(2/3)

“方才张管事出去打听消息,说街上乱糟糟的,县太爷县衙门跑,倭寇打进来!”紫苏说着说着,差点崩溃。

她在陈家宅安稳过十几年,头一回出远门,没来得及感受旅途辛劳,先是遇见倭寇,好不容易逃过一劫,县城被攻破。

倒是程丹若稳得住,立即披衣穿衫:“把钱袋子拿上,我的药箱给我,其他东西不要。对,再拿点糕饼收好。”

古代不比现代,很少有人能安稳过一辈子。

天灾人祸,隔三差五找头上。

倭寇攻占县城,夸张吗?一点也不夸张。

打南京、北京都出现过,何况只是占据一小小的盐城。

不要问守门的官兵在哪里,也不要问为什无人防守,答案实在简单。

跑呗。

程丹若收拾好东西,立即奔去晏鸿之房间。他也听说,面容失色:“怎得攻入县城?”

“理由不重要。”她单刀直入,“就怕是冲着我们来的,先避一避,知道我们在这里的人太多。”

晏鸿之反应也快,挣扎着起身:“是这理。”他马上道,“县里的豪族是哪一家,他们必是有护卫家丁。”

一县衙有多少人?林林总总,能有两三百。

但除却县令、县丞、主簿之类的官,具体办事的六房书吏(即是吏、户、礼、兵、刑、工六房吏典),跑腿、值班、跟班的,厨子、更夫、巡逻的,真正能干架的能只有班房的差役。

这分人被分为三种——壮班,负责值堂、站班、捕盗;快班,管缉盗和维护治安;皂班,仪仗护卫队。

他们之中,媚上欺下,狐假虎威,收保护费,搜刮脂膏的废物,占起码一半。

能在倭寇打上门的时候,站出来的人,恐怕不足五指之数。

相较而言,本地豪强大族养的家丁护卫,靠程度远比县衙来得高。

程丹若没有选择,肯定跟着晏鸿之:“门走。”

幸好,留下的护卫战斗经验不多,也负伤,却是出自谢家,忠心与能力毋庸置疑。不管伤得多重,这儿都穿戴整齐,预备一战。

听他说要去投靠本地豪族,也无二话,立即去准备。

别忘,黑算盘在县衙有奸细。

今早,天尚蒙蒙亮,城门刚,他就带着手下扮作脚夫,三三两两混入城中。而汇集县衙,由几凶狠的倭寇路,长驱直入。

值班的差役根本不敌,丢盔卸甲,屁滚尿流。

县令根本没起床,听说倭寇打进来,老婆床上爬起来,捞起印鉴和家中的财货就跑。

不半时辰,黑算盘就带人占领县衙,自奸细口中问出他们的落脚点,水也没喝一口,马上带人过来截杀。

正好堵住晏鸿之一行人。

护卫道:“出不去,只能据栈而守,能拖一时是一时吧。”

晏鸿之作为主心骨,虽然咽喉肿痛,头晕目眩,却不能回去歇息,稳坐堂中主持大局:“按你们说的办。”

这两日,护卫们也不是光养伤不干活,自县衙弄些刀剑弓箭备着,现在便派上用场。又找来桌椅水缸,堵住大门和门,不让倭寇破门而入。

“程大夫,你那里有见血封喉的毒药?”李伯武走,留下的护卫中就以一姓赵的护卫为首。

程丹若说:“砒-霜。”

一好大夫,身上不止要带刀,也要带砒-霜,指不定什时候就用。

“劳烦取来给我。”

砒-霜化水,涂抹箭头,杀伤力大幅增加。

程丹若想想,招来紫苏和墨点,径直进谢玄英的房间。她说:“墨点,你拿一件谢公子的衣物给我。”

墨点是晏鸿之的小厮,虽然不知程丹若何意,但多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