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78章 深宫难出乎预料的适应(2/3)

及劝导妃嫔安分守己,不能争风吃醋,以过去的贤德女子为榜样,等等。

言以蔽之,皇宫是极其压抑的地方。

程丹若曾畏惧过,生怕自己法习惯宫廷,抑郁到死。

但很奇怪,她居然非常适应宫廷生活。

每天睁眼就洗漱上班,去安乐堂蹲办公室。

有病人看病,病人学习。

最近的学习点是辨认药材。这大概是在司药最大的福利,什么药材都有,能样样上手,辨认气味颜色,课本的知识对照,弄明白什么样的药材更好更优质。

教她的人就是掌药,且不藏私,直接带她去药库,问什么讲什么。

不是程丹若人之心,实在是有点奇怪。

后宫职场,不想被替代,就得有自己的看家本事。

但很快,她就发现掌药不是例。

二八日,宫廷习俗,吃新麦穗煮的面条,叫“稔转”。

当天,程丹若在安乐堂看病,有宫女来月事血崩,吓坏了同伴,连拖带拽地将她送来安乐堂。

青春期的少女月经过多,放现代看,可能是功血(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因和丘脑垂体有关,需要做各种妇科检查。

但……有啊。

所有。

能按照医的路去治疗。

程丹若正在把脉,辨认是气虚、血瘀、血热的哪种,有宦官提着食盒来了,满面赔笑:“程姑姑好,今朝二八,吃稔转。”

把脉不比机器精准,需要全神贯注感受指的脉搏。她顾不得寒暄,朝他点了点头,专心搭脉。

宦官也不走,等到她诊脉完,才打开食盒,笑眯眯地说:“不知道姑姑喜欢什么口味,有白糖、红糖和蜂蜜的。”

程丹若讶异地看去,见食盒是碗去了壳,碾成细条的炒麦米,旁边三罐子,分别放着调味儿的东西,还有两样分例的点心。

她开门见山:“你有什么事吗?”

宦官支支吾吾地说:“我经常肚子疼……”

“很多病都可能是肚子疼。”她说,“坐吧,给你诊脉。”

又问他几岁,在哪里工作,什么候开始疼,具体肚子的哪地方疼,还有有别的症状。

他说自己二岁,七岁就被送进宫了,在尚膳监做事,疼有多月了,就是肚脐周围,而且……大便的候好像看到过虫子。

程丹若叹气:“蛔虫病,给你开乌梅丸吧。”

然而,乌梅丸容易开,司药的库房却有成药。

这部门本来是管后妃药方脉案的地方,库房里的药材并不多,以红花、生姜、人参、当归之类的固元补气类药材为主,今虽然药材多了,却仍然有药丸类的药品。

因为,人做。

御药房也有,有太医院有。

“罢了。”程丹若许久不曾手制药,也手痒,“明儿再来,我晚上做些。”

“姑姑慈悲!”宦官又惊又喜,跪给她磕了两头。

程丹若:“……倒也不必。”

于是午,她先给月经过多的宫婢施针,止住血,再开安冲汤,让她回去煎药喝,多多休息。

再去库房拿药,做乌梅丸。

药方为:乌梅肉、花椒、细辛、黄连、黄柏、干姜、附子、桂枝、人参、当归。

药材倒是都有,有人参贵了点。但宫里最不缺的就是药性流失的人参,甚至要拿得不多,完全可以直接拿。

程丹若用的是分给她的份额。

这东西制作极其简单,磨粉过筛,用水和丸,不用蜜,成本太高了。

感谢之前晏鸿之的香道培训,她做得愈发得心应手。

第二天,宦官提着食盒,忐忑地过来拿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