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85章 好男儿为国家何惧生死?(2/3)

,有一群穷人家的孩子走出来。

没有武器,那就拿起手中的大刀。

没有鞋,那就织草为履。

没有吃的,那就以草根树皮为食。

鬼子这种东西,见一个杀一个,替天行道。

天道若不公,就取而代之。

我的人间,我的子孙万代太平,我来打造。

不把战争留给下一代。

武器的悬殊差距,每一场都是靠拿命去填!

他们很多人告别妻儿,告别父母,就没打算在活着回去。

那一别,父母泪眼娑娑的脸,妻儿不舍放开的手,深深印在脑海,刻在心间。

在每一个炮火纷飞的夜晚,都时常会想起。

可是,那一别也是永别。

是生离,也是死别。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谁也不知道,在哪一处战场,就将是自己的埋骨之地。

可这是祖宗留下的基业,这是养育我们的故土。

在这片大地上,我们无路可退,因为背后,就是手无寸铁的老人,妇女,小孩。

退一步,就是把他们交到了鬼子手里。

在这片故土,死在哪,那便埋在哪,在那里,在遥望家乡。

那个回不去的家,跟再也无法再见到的,苦苦盼望自己归来的妻儿父母。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装备的不对等,只能让这群农民兵,这群娃娃军队,以血相拼,以命相搏。

他们嘴里流着血,身上带着伤,嘶吼着,可还是义无反顾冲向敌人,拉着对方同归于尽!

1939年,在中条山的那片战场。

那时守卫国土的,是陕西新征集的一批娃娃兵,很多人当时还不到十七岁。

在包围中,为了让更多兄弟手足撤离,四十名壮士组成敢死队,站成一排人墙。

脱下沾满鲜血的军装,手握机枪,嘶吼着,冲向敌人。

他们用自己的命,给兄弟手足杀出一条步步染血的路,一条,可以回家的路。

然而,有一部分兄弟没能跟上大部队,被鬼子围困在了黄河边上。

这一千人面对鬼子猛烈的炮火,边战边退,二百多兄弟先后战死,剩下的八百娃娃,被围困在一处悬崖。

前方,是密密麻麻无望无际的r本鬼子。

后方,是波涛汹涌的黄河。

仅一河之隔,就是他们温暖的家,那片,再也回不去的家…

一个手臂被鬼子砍断的士兵,默默走出队列,对着家乡的方向,跪下,磕头。

随后转身跳入黄河。

越来越多的人纷纷效仿,八百儿郎,八百十多岁的娃娃,在黄河边上,对着家乡,对着家中爹和娘,下跪,磕头。

在鬼子的注视下,纷纷跳入黄河…

他们还是群娃娃…若在这个年代,他们本应该在校园,在课堂,吃的饱,穿的暖,可以吃零食,可以打游戏…

然而,在那个战火纷飞,山河破碎的年代,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什么叫热血。

拿起枪,上战场,打鬼子,保家乡,我中国的土地,一点都不能少!

最后跳河的,是一位旗手,他双手紧紧攥着被战火打烂的旗帜,唱起来秦腔。

“两狼山,战胡儿,地动山摇啊~~”

“好男儿,为国家,何惧死生啊~~”

旗帜还在飘荡,歌声依旧在回荡。

只是在片黄河边上,黄河依旧流淌,却不见那八百娃娃兵的身影。

八百孩子,在黄河边上下跪,向着家乡的方向,磕头告别父母,义无反顾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