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623章 也有些道理(2/3)

三?还是那些家有薄产、手有余粮的百姓?”李云睿看到朱高炽同意了自己想法,说道,“民间有句话,叫做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为什么?因为他们会瞻前顾后,虽然不满现状,但他们又怕造反后,失去所拥有的东西。”

“当一个人穷的只剩下命了的时候,对一无所有的他们来说,只剩下拼死搏一把前程了,所谓人死鸟朝天,不死万万年,他们才有血勇之气!”

“因此,让百姓富起来,不是坏事!至少大部分在造反之前,会考虑一下,是不是想抛弃眼前所拥有的东西!”

朱高炽听了李云睿的话后,说道,“可是百姓富了,土地谁去种?徭役谁去服?边境谁去戍?战场谁去上?”

“殿下想多了吧!”李云睿笑了笑,说道,“您好歹也是大明工学院很多项目的名义投资人,应该知道大明以后发展的趋势了吧?”

“别的没见过,蒸汽拖拉机总见过吧?如果这个产品能进入实用,一台拖拉机能顶三、四百个人,以后种地能需要多少人?以后种地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了,而是机械化耕种!”

“至于徭役,百姓富了,朝廷自然也有钱了!朝廷有钱了,就不必征发徭役了,花钱雇人就行了,这样才能刺激经济啊!”

原文来自于塔读,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

“再说戍边和打仗,如果火器能在大明军队推广,以后就不需要那么多戍边士卒,打仗也不用动辄几十万大军,大明可以采取震慑策略,让外敌不敢入侵大明……”

李云睿说完之后,朱高炽听了之后,点了点头,说道,“也有些道理!”

“殿下,我父亲曾经研究了一些济世救民的经济之道,他曾经给陛下上过一篇《基建拉动经济理论》的奏折,不知道殿下看没看过?”李云睿想了想,问道。

这个奏折,是去年李云睿口述,知画执笔,然后让李景隆出面上奏给朱棣的。当时李景隆已经在推动迁都了,李云睿希望借此机会,说服朱棣放弃徭役,但折子进了宫之后,就石沉大海了。

“好像有些印象,不过其中道理,晦涩难懂,孤看起来有些吃力!”朱高炽有些赧然的说道。

“这很正常!”李云睿点了点头说道,“因为那篇奏折只是我父亲写得《国富论》中的一个章节,如果没通读整本书,理解起来很困难,改天有时间,殿下可以和我父亲一起研究一下!”

“《国富论》?你父亲写得?”朱高炽听了之后,有些疑惑地看着李云睿。

朱高炽不是傻子,虽然没看过李云睿口中的《国富论》,就听这个名字,他也能想象到这本书肯定和富国强民有关系。朱高炽不相信李景隆能有这种水平,毕竟李景隆在朝堂上也混了二十多年了,以前从未见他在这方面有什么建树!

“对,我父亲写得!不过因为我父亲对数学之道不甚了解,有一部分数学问题,是我和他一起研究的!”李云睿赶紧说道,“太子殿下也知道,我的数学之道独步天下!”

《富国论》当然是李云睿写得,啊,呸,是李云睿抄的!但李云睿可不想背这个锅,所以就把这个功劳又扔给了李景隆,经过将近一年的学习,李景隆已经对《国富论》非常熟稔,外人绝对看不出来问题,所以李云睿才敢在朱高炽面前说这句话。

塔读,完全开源免费的网文网站

朱高炽看了看李云睿,有些将信将疑地点了点头,说道,“你跟我说这些,和你与兀者卫合作,有什么关系?”

请读者大大多多支持!金票银票收藏,各种求!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a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a 最新章节。

笔趣派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小公爷更新,第623章 也有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