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三章 人们只会记住胜利者,不会记住失败者(3/4)

毕竟这样的成就,确实称得上出色了。

当然,前提是他的证明是否正确,而为了验证这一点,已经有许多人准备在arxiv上面下载卡伊曼的论文了。

只不过,当他们打开了arxiv,搜索到相关论文时,却惊讶地发现,这一天居然有两篇证明孪生素数猜想的论文发表了。

其中一篇,就是那位卡伊曼教授的,而另一篇,居然是林晓的。

林晓居然也证明出来了?

人们一时之间都有些惊讶。

而相对于卡伊曼完成了证明来说,人们更愿意相信林晓完成了证明。

无论如何,一位成功证明出了哥德巴赫猜想的数学天才,和一个只是基于前者的研究成果下完成了对孪生素数猜想阶段性突破的人,而且这个人还不想承认这一点,人们都更愿意相信前者完成了证明。

于是乎,数学界的绝大多数人们,都先下载了林晓的论文,然后看起了他的论文。

直到看完之后,每一个人都再一次为林晓而惊叹。

他的证明过程依然那样的严谨,结构完整,起来时,更让他们体会到一种逻辑无比流畅的舒适感,就像是做一道数学题的时候,从头到尾没有遇到任何阻碍的畅通感。

而直至最终的结果,每个人已然确信,林晓的证明成功了,他们找不出任何漏洞,至少,他们暂时找不到。

而后,他们心满意足地关掉了林晓的论文,正准备在相关论坛上发表看法时,忽然想起另外还有一篇论文没有看。

基于对数学真理负责任的态度,他们再一次打开了卡伊曼的论文,然后从头到尾看了一遍。

然而,看完一遍后,有些水平不高者,觉得卡伊曼证明成功了,但是那些真正有水平和话语权的数学家们,却陷入了沉默当中。

“这个人在引入定理的时候,就不知道多验证一下这个定理吗?”

陶哲轩的办公室中,看着眼前这篇卡伊曼的论文,陶哲轩摇了摇头。

在第三部分的引理当中,其引入的定理看似正确,但实际上证明过程中存在着矛盾,只需要通过一个简单的反证法,即可推出其不成立。

而数学论文中,前后所有公式定理,都必须完美地嵌合,牵一发则动全身,而这个矛盾,依然决定了这篇论文的死刑。

“果然啊,还是不能对这种家伙抱有期望。”

陶哲轩关闭了这篇论文,顺便把这篇论文删掉,免得占电脑空间。

“我之前也都没有看出他的方法还有什么可改进的地方,除非再出现一个像林晓的筛圆法那样的理论,能够提供完善的方向,不过,这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而后,他便打开了自己的ins,然后先给林晓发去了一个消息。

林晓,恭喜你,又一次成功了,果然,我上一次就猜出来了:)

接着,他又发表了一条动态。

有时候真羡慕林晓,因为他总是能够接近数学的真理,而我却时常同真理擦肩而过。

发完这条动态之后,他又想了想要不要对卡伊曼的证明发表一下看法,最后他还是放弃了,免得到时候卡伊曼觉得他在迫害他。

毕竟,公开表明自己证明出了一道数学难题,最终却被人指出失败,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打击。

所以还是算了吧。

反正以后人们也只会记住胜利者,不会记住失败者。

微微一笑,忽然想起接下来他还有一节数论课要给本科生们上,正好,可以将这个惊喜的消息,分享给他的学生们。

……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a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a 最新章节。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