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二章 打破垄断!(2/4)

工厂为了检测流水线中生产出来的香皂盒中到底有没有装进香皂,于是请来了自动化专家来进行设计,什么机械、微电子、射线探测技术全用上了,最后便成功地解决了问题,总共花费了几十上百万美元。

但是在华国的一个香皂工厂中也面临起了这个问题,但显然工厂的老板没有那么多钱又是去请专家又是去搞射线什么的,于是这里的工程师们想来想去,最后想到了一个方法,直接在生产线旁边放一个大号的电风扇,空的香皂盒就直接给它吹走,不是空的就吹不走,于是乎也解决了问题,总共花费了几十块钱人民币。

这个故事也是林晓解决问题的一种思想。

利用华国现有的东西来达到没有的程度。

这也是许多华国科学家致力于研究的一个方向,有时候一个不小心,就能够达到连国外都羡慕的程度,就比如飞机整体架构,国外的材料好,所以材料强度就能够直接提升机身架构的强度,华国的材料不行,科学家们就搞出了一个3打印飞机架构的技术,虽然我们的材料不行,但是因为3打印出来的结构都是完全一体,不需要用焊接,用铆钉,于是整体架构的强度就也要更好一些。

再比如以前华国核潜艇的噪音一直遭到国外的嘲笑,结果华国科学家就搞出了一个无轴泵推技术,让华国核潜艇从此真正的“安静”了下来。

所以,林晓现在走的也正是这些华国前辈们同样走过的路。

而且他心中也知道,一旦自己的想法能够成功,世界上编码器的格局都将就此改变。

因为二分法,显然不是只能分一次,它还可以四分、八分,甚至是十六分。

届时华国编码器就算每毫米脉冲只能达到1000次,也就相当于分辨率只能达到250纳米的程度,但是经过他的结构优化,同样也能够降低到10纳米左右的程度,然后再由多个编码器组合,同样也能精确到更加低的程度。

就这样,分析着眼前的这个结构,林晓手中也拿来了草稿纸,在上面画起了工图。

时不时停笔思考,就这样,他脑海中浮现出了更多的思路。

“似乎……可以这样?”

脑海中忽然闪过了一道灵光,林晓的眼前一亮,草稿纸上的图线也越发的复杂了起来。

……

时间很快过去。

约莫一个月过去。

这一个月的时间,这一个月的时间,林晓都在研究编码器这个东西。

当然,在收获上还是很大的,至少,他已经在软件上建立出了一个新的编码器,并且实现了对其位移距离的八分,也就是说其精度提升了八倍。

不过,结构完成了,还需要将这个东西给造出来。

造不出来,其实际效果如何都是不确定的。

当然,想要将东西造出来,也需要各种材料,特别是要求那种刚性更强的材料。

位移距离进行了八分,如果材料刚性不强,也就会产生弹性形变,所就需要刚性较强的材料。

而这种材料,他也已经有了,正是来自于他脑海中的那个编码器中的材料。

这个材料刚性很强,十分适合用在编码器当中,对于误差的修改很有帮助。

当然,这种材料也需要先制备出来。

“那就先去他们那里看看吧。”

想到了那群还在研究着陶瓷磨盘材料的博士后,那些博士后一直在根据林晓的思路进行着研究,倒是越来越接近他的目的了,就是不知道他们搞没搞出来。

而后,他便离开了这个电脑室,然后前往了材料实验室中。

见到林晓过来,这些博士后们便纷纷喊了一声:“林教授!”

“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