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百九十六章 阴谋(4/5)

我感觉这个登火计划也太过仓促了吧?人家的玛尔斯计划是提前两年公布的,而我们的登火计划提前一个月公布?确定这不是一拍脑袋就决定的吗?

就是啊!虽然咱们现在有天辇号这样厉害的空天飞机,但是现在天辇号也就能够实现地球和月球之间的来往,难不成天辇号还能够实现地球和火星之间的来往?

我估计啊,上面人的出发点也是好的,毕竟是宇宙探索,自然是越远越好,但是放在这个节骨眼上面嘛,不就明显的是在和老美进行这个意气之争嘛,我看啊,完全没这个必要嘛!….人家牛逼就任人家牛逼,咱们还不如继续打磨好技术,比如像现在在月球上面的改造计划,咱们要搞后发先至嘛,以后再在火星上搞就好了。

……

而在这些反对意见之中,也有一个名为的大博主写了一篇文章,对这件事情进行了评价。

“荧”计划,取自于火星的古称荧惑,是为了避免我们被“荧惑”了,荧惑除了指代火星之外,同时也是迷惑的意思。

但是现在,我们没有被这点宇宙之中的荧荧火光所迷惑,却被这一次的意气之争给迷惑了。

回望过去,任何一项重要的航天行动,都是需要提前很久进行公布的,比如登月,再或者是火星探测,这样一来既可以表明准备的时间足够久,也可以表明准备的充分,哪怕是延期了,其实也正是为了安全所着想。

但是现在,轮到了这个重要的载人登火计划,却是仅提前了一个月才公布。

程序上合不合规矩的事情咱们先不提,但从决策过程来说,就让人觉得很难以去想,我们会不禁去思考,这真的是经过了深思熟虑之后才做出的决定吗?

这就不得不让我们认为,这是一个临时决定的计划,并且出于和对方的意气之争。

而且还是基于航天领域上的意气之争。

难道过去在航天领域上面的意气之争带给我们的惨痛教训还不够吗?

冷战时期,两极大国为了在竞争航天大国的名号,牺牲了多少位宇航员?

1961年3月23日,苏联邦达连科连宇宙都还没有登上,就在训练过程中殉职;

1967年1月27日,美国阿波罗1号中的三名宇航员,同样殉职于一次尚在地面的测试中;

1971年6月29日,苏联的三名宇航员在太空轨道进行试验,结果在圆满完成任务,准备返回时,却因为意外发生,永远地葬身于宇宙之中,就连他们的尸首都找不回来;

……

这样多的教训,难道还要让我们的宇航员,去为这场意气之争来冒险吗?

还是说,我们惟一能够从历史中得到的教训,就是没有得到教训?

丁香针的这篇文章一经发出,便就引起了不少的赞同。

毕竟,这篇文章里面的内容,看起来也十分的真切,就连其背后的执笔者都感觉很满意。

魔都,某栋写字楼的办公室中。

“看看,我这篇文章写的牛逼吧?”

一个戴着眼镜的人,笑呵呵地对旁边的同事们说道。

他们就是丁香针这个账号背后的运营者,而他们所在的这里,也就是他们的公司。

“牛逼,写的厉害。”

旁边的同事们纷纷说道。

“就看之后的效果了。”另外一个人说道。

“哼哼,放心吧,等到系统正式开始推送之后,肯定能够收获到我们想要的结果。”那名文章执笔者自信满满地说道。….“不过话说回来,咱们这样,真的没问题吗?会不会被查出来?”

“怕什么,反正走账的银行也在国外,国内查不出来的。”执笔者摆摆手,十分平淡地说道:“更何况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