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二章 好孩子从不撒谎(2/3)

把近来备考情况说明。

“……一直都有写文章给陆先生检查,另外最近也在读四书五经外的读物,经史子集看了不少,陆先生说如此可增长阅历,对于参加科举大有助益。”

“嗯。”

袁宗皋点点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陆先生这么教你是对的,但其实童生考中,四书文才是重中之重,往往四书文的优劣便直接决定一个人是否中榜……你还是要多写写四书文。”

这是善意的提醒,算是过来人的经验之谈。

袁宗皋看起来认真指导朱浩,但他说的却是最浅显的道理,一直到会试前,连乡试在内,四书文都是决定成败的关键,但这用得着你说么?

“回头我给你出几道题目,你用心写,不用太快,一天交一篇文章便可,另外呢……读读史卷,借古论今以史为鉴,然后才是读范文。”

朱浩恭敬行礼,他知道接下来袁宗皋就要说正题了。

果不其然。

就在朱浩准备告辞回教室时,袁宗皋道:“朱浩,听说之前朝廷从本地采办一批能看到远处东西的镜子……似叫做望远镜的东西,是从你这里购买的吧?”

朱浩点头:“是。”

不出朱浩所料,袁宗皋回到王府后,在看似平静的一潭水中丢下一枚石子,首先就把王府采买望远镜之事单独拎出来说。

张佐那边不好问,直接找朱浩下手……

目标准确。

“老夫不问你制望远镜从何学来,只问你造价……听闻王府一次给了你家两千两纹银,用以制造一百个?也就是说,一个望远镜的造价竟高达二十两?”袁宗皋说完,目光炯炯地望着朱浩。

你怎么造的望远镜,我不关心,就算我问你你也未必会说,毕竟那是你家赚钱的营生。

我不觊觎。

但我的目标就是从望远镜生意中找出账目上的问题,以此来作为突破口,完成我回到王府重新履职长史的三把火。

“造价二十两,不过我家只拿了其中十五两,每个望远镜,有五两银子用在铜管以及装饰物上,或许还有部分用在运输环节……那五百两银子直接从账上划走,没有经我的手。”

朱浩毫不隐瞒。

说话干脆利落,袁宗皋没想到朱浩会这么“诚实”。

“呵呵。”

袁宗皋还以为有多难,谁知还没仔细问呢,朱浩居然和盘托出?

“那十五两银子造价,会不会太高了点呢?以我所知,刨除望远镜的外身,你家供应的,不过是一前一后两个琉璃镜片而已。”

袁宗皋开始算小账。

朱浩回答依然很直接:“袁长史,如果你了解望远镜的构造,大概便能察觉到,望远镜的琉璃镜片的制造工艺非常精细,制造起来废品率极高……就是说制造一千枚普通琉璃镜片,都未必有一枚合适的望远镜镜片。所以最后的镜片成本,不应该只以一枚镜片的价格来衡量。”

这种说辞,朱浩也对张佐说过。

张佐拿了朱浩的好处,也就不深究了,但袁宗皋就是要拿这件事做文章,会接受这样的说辞?

“是吗?”

袁宗皋眯起眼,目光锐利如电地瞪着朱浩,一副老谋深算的模样,好像要把朱浩彻底看穿。

朱浩道:“其实这价格,并不是我定的,而是有前车之鉴。”

“嗯?”

袁宗皋一愣。

这他倒是没想到。

你小子造望远镜,就算以前从未听闻那东西,但也不至于二十两一副吧?那两个镜片价值比黄金都要高,你把琉璃当黄金卖,我岂能不跟你算细账?

你现在居然跟我说有先例?

“是这样的,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