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七章 反应(2/3)

台内弟苏熙贵苏当家,在本地有一些产业,此事可以向其求助,若黄藩台关心安陆盗乱,体谅兴王府难出,无须正式出兵,只要稍微调动兵马,造势一番,贼寇必不敢猖狂。

“再者,朱浩与他母亲经营塌房生意,家产颇丰,在本地或有闲置屋舍可借与兴王府一用。”

显然袁宗皋不清楚朱娘母子底细,还以为生意做得很大,手下产业也多。

却不知朱娘怕被朱家人惦记,就算置办田产也都在城外,至于宅子就只有那一套老宅,其他则是朱浩暗地里购置的房产,从未对外公开过,要安置下王庄迁居城内的老弱妇孺,明显没那实力。

朱祐杬却欣然点头:“那此事就交由袁长史处置。”

……

……

之前王府长史司因为张景明和袁宗皋两个老大不在,被承奉司压了一头,袁宗皋回来后跟张佐的内斗中又以失败告终,使得近来长史司颓势尽显。

这次通过盗乱之事,袁宗皋决心拿回权柄。

张佐只拥有王府仓储、大账的控制权,而城外闹匪寇,需要跟官府沟通,人家袁宗皋进士出身,去年又做了一年江西按察使,官场人脉极为丰富,跟地方上交涉再方便不过。

至于调集人力物力防盗,自然也是袁宗皋这样睿智的老长史负责比较好,你张佐再怎么说也只是奴婢,在世人心目中,一旦发生大事只能由读书人来做主。

家奴就负责家奴的事情,王府虽然知道你忠心,但整体兵马以及钱粮调度,家奴先靠边站,听令行事就好。

张佐得知此事后,第一反应就是去找唐寅商议。

他张佐替代不了袁宗皋在王府的地位,但若是加上唐寅的话,就有板板手腕的机会,等到了东院,却被告知当天唐寅、范以宽、陆松和蒋轮都不在,居然约好一起出王府喝酒去了,可能要很晚才回来。

张佐很着急,却又无可奈何。

再怎么说人家唐寅是为兴王效命,帮你张佐出谋划策,那是看得起你,但人家没有义务每件事要听你的调度,再说了给唐寅开工钱的人也不是你……

张佐忽然意识到,拉拢唐寅已然是当前刻不容缓的头等大事。

……

……

此时的朱浩,回家跟母亲见过面,并到父亲灵位前祭拜,告知自己考中县案首的好消息,便换了身衣服,出城办事去了。

上午马掌柜来过家中,说是有生意上的事情商量,朱浩揣测跟欧阳家的镜子生意有关。

其实这两天朱浩也隐约得知江西盗匪流窜至湖广地界,勾连本地盗寇劫掠江北府县,如今已经攻破一些地主豪绅修筑的村寨,烧杀劫掠无恶不作。

江西盗患早就存在。

前后两任赣南巡抚,都没有平息盗乱,这不知兵的王守仁就被朝廷启用,全力对付贼寇,但暂时看不到有什么立竿见影的效果。

以历史所载,江西正德十年左右盗寇猖獗,主要原因就在于官贼勾结,一旦官府有清剿计划,第一时间便被人传递给盗寇知晓。盗寇会化整为零,藏匿到深山老林中,等官府偃旗息鼓后再出来劫掠。

朝廷统治力比较强的地区,比如南昌府和武昌府周边,盗匪根本不敢去招惹,但在防御相对空虚的区域,比如说安陆州下辖两县……

盗寇来了,官府基本都是紧闭城门不出,各村结寨自保,等着盗匪来攻,盗匪抢掠一番发现没多少油水,自然会转战下一个地区,一直到官府组织兵马清剿,然后又跑到深山老林躲避。

循环往复。

朱浩带人到了汉江边,发现渡口有巡检司兵马巡逻。

汉水码头商贾云集,贸易发达,从江南以及巴蜀来的货物从这里下船,运往临近州府,乃本州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